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实用类文本阅读 用DNA预测外貌 杨帆 ①不久以前,人们凭借着一种当前崭新的技术...

实用类文本阅读

用DNA预测外貌

杨帆

①不久以前,人们凭借着一种当前崭新的技术手段,让一桩在2016年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杀人案宣告成功破案。在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美国的一家名为“帕拉班纳米实验室”的机构,就凭借犯罪现场留下的嫌疑人DNA信息,成功绘制出犯罪嫌疑人的模拟头像画。“通过DNA携带着决定个人身体特征的遗传指令,可以翻译成一个人的外貌画像。“帕拉班纳米实验室”工作人员向人们这样解释道。

②这项通过DNA绘制犯罪嫌疑人画像的技术被称为“显型技术”(分子表型刻画)。这是近年来法医学的新兴领域,其目的是通过对检材DNA的深度挖

掘和研究,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从而为侦查提供线索,从而大大缩小查找范围。

③此消息一出,很多人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这种技术真的能预测人的相貌吗?

④“目前,我们可以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DNA预测嫌疑人的眼睛、头发和皮肤的颜色,其准确率已经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但是,用来预测人的整体相貌,凭借现在的技术还不可以。显型技术通过找到遗传因子和人脸特征的关联性实现‘预测’,就目前的准确性来说还较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员刘凡向人们这样介绍道。

⑤凭借DNA推测相貌的具体实施过程说来并不复杂,其间的关键是找到不同基因的点位与不同形态的对应关系。首先,专家们会收集人脸三维照片里有关色素和形态的所有信息,接着通过DNA与这些信息建立一定的关联,即哪个DNA、位点或突变点对应哪种形态学上的改变。

⑥做此项预测时,可以把一个人群分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先求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平均脸,就比如图岁左右的男性(平均脸)长什么样。建立这种关联后,当有一个新的样本需要进行预测时,就可以先推测出这个样本的平均脸,然后根据此人的基因特点在平均脸上进行微调。就比如某个基因位点和大鼻子相关,同时,样本DNA在该位点上正好是大鼻子,就可在平均脸上把鼻子增大。

⑦研究员刘凡表示,如果该人群只涉及一个种族,比如只有白种人的样本,要想推测出不同的类型人的外貌特征就比较困难。也就是说,就目前该技术而言,这项“用DNA预测外貌”的技术也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并不能替代现有的法院检测手段。

⑧该实验室生物信息部门主任也曾强调,他们根据DNA信息绘制出来的画像,“并非与DNA拥有者的外貌一模一样,我们只是与执法部门合作,为他们提供嫌疑犯的大致外貌特征。”

(选自《发明与创新》2018年4期,有删改)

(1)下列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犯罪现场的DNA预测嫌疑人的眼睛、头发长短和皮肤及人的整体相貌,其准确率已经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

B.若找不到不同基因点位与不同形态的对应关系,凭借DNA推测相貌很难完成。

C.倘若测出了某个族群平均脸,又测出了某基因具有“耳朵大”的特点,根据这些可能找到该人。

D.通过对检材DNA的深度挖掘,刻画出犯罪疑人的外貌特征,也不一定就能找到罪犯。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

目前该技术而言,这项“用DNA预测外貌”的技术也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

(3)常年寡居的邻居王奶奶家中被盗,经过勘测现场发现有嫌疑人留下的DNA。请你结合本文和留下来的线索,帮助警察叔叔侦破此案,你会怎么做?

 

(1)A (2)不能,“目前”,在这里起到限制时间的作用,指的是在当前该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不能替代现有的法院检测手段,并不代表以后也不能。如果去掉了,与事实不相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向DNA相关研究部门求助,请相关专家利用“显型技术”来推测出嫌疑人的大致外貌特征,从而为警察叔叔找到嫌疑人提供有利线索。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的题,往往题目中的句子会存在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因此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即可。 A.文章第④段的第一句“目前,我们可以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DNA预测嫌疑人的眼睛、头发和皮肤的颜色,其准确率已经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但是,用来预测人的整体相貌,凭借现在的技术还不可以”,选项表述“及人的整体相貌,其准确率已经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不符合文意; 故选A。 (2)本题考查品析说明文语言的能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答题时要结合有关语句进行分析,可先从正面说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再说删去之后变成了什么意思,最后加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等语句。首先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目前”,是“当前、现在”的意思,是表时间上的限制。结合前后语境分析,文中意思是“就目前该技术而言,这项“用DNA预测外貌”的技术也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并不能替代现有的法院检测手段”,说明只是因为现在技术不成熟不能代替先有的法院检测手段,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也不能。如果去掉了,与原文意思不相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故不能删去。 (3)本题考查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关键是要利用文中说明的内容解决实际的问题。题目中的案件中有嫌疑人留下的DNA,并没有其他的犯罪证据,因此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利用本文的说明内容“用DNA预测外貌”的技术。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意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类文本阅读

秘密

张新洲

①东东是个早产儿。他与这个世界提前见面源于一场车祸。车祸带走了孕妇的生命,而东东的出生并且活下来是一个奇迹,也是这个心碎的故事中值得开心的事情。

②时光荏苒,东东已经三岁,虽说身子瘦弱,但是也和那些小朋友们一样,喜欢走路,喜欢到外面玩。每次出门,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着,他就有点不开心。

③东东偶尔会问爸爸:“我的妈妈呢?”爸爸说:“妈妈出国了,去国外读书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安抚儿子,只好编造一个拙劣的谎言。为了让儿子相信这个谎言,他时不时的去买一些昂贵的进口食品、进口玩具,对东东说,这是妈妈从国外寄回来给东东的。爷爷奶奶看到这些,忍不住地唉声叹气,有时候还会背过身去擦眼泪。可一转身回来,还是一幅慈祥的笑脸。

④东东养过一只小鸭子,可是有一天,那小鸭子生了病,奄奄一息。东东很难过,就问爸爸:“小鸭子怎么了?”爸爸说:“它生病了,可能要死了。东东别难过,如果你喜欢,咱们再去买。”“什么是死?”东东问。“这个……就是你再也见不到它了。”爸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东东不说话,看着小鸭子眼睛里满是泪水。

⑤转眼间,东东已经四岁,快要上学了。他问起妈妈的次数也开始多了起来。爸爸只好不断的重复谎言。有一次,东东拿着他的小地球仪问爸爸:“妈妈在哪个国家?”爸爸一時语塞,不知道该怎么说。东东转着地球仪说:“这个?这个?还是这个?”爸爸说:“你那个地球仪上看不到那个国家。”东东不再说话。

⑥爸爸却惆怅地想,这个谎言要怎么继续下去?东东要上学了,小朋友们知道他没有妈妈,他会受歧视的。

⑦过了不久,爸爸对东东说:“妈妈快回来了。”东东看了爸爸一眼,并没有爸爸意想中的兴奋,说:“什么时候?”爸爸被这冷静的问话搞得有点不知所措,只好说:“快了快了。”

⑧爸爸的女朋友是一个好人,她接受他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将东东看作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两个特意把第一次与东东见面设计成她风尘仆仆远方归来的样子。

⑨见面那一天,他们拖着行李、提着大包小包进了门。东东正在沙发上自己玩,他扭头看了一下两个人。

⑩爸爸的女朋友尽量自然的说:“东东,想妈妈了没有?”就像所有离家的母亲回到家问自己孩子一样。东东点点头。爸爸在旁边说:“妈妈回来了。快叫妈妈呀。”东东叫道:“妈妈。”

⑪爸爸的女朋友放下东西去拥抱东东,说:“妈妈也很想你呀。”爸爸看到东东好像不是很高兴,但他也没有多想,以为不过是孩子认生。看到两人还算融洽。他心里又辛酸又高兴。

⑫收拾了收拾,爸爸就去厨房准备午饭了。

⑬当客厅里就剩下爸爸的女朋友和东东两个人时,东东忽然说:“阿姨,我知道你不是我妈妈。”

⑭爸爸的女朋友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但还算镇定,说:“傻孩子,不认识妈妈啦?”

⑮东东说:“阿姨,你不用骗我。我知道我妈妈死了。爷爷奶奶说起来过,被我偷偷听到了。这是一个秘密。原来就我和爷爷奶奶三个人知道。”

⑯爸爸的女朋友刚想说什么,东东又说:“爸爸还以为妈妈在外国。现在阿姨你也知道了这个秘密。为了不让爸爸伤心。你能保守这个秘密吗?”

⑰爸爸的女朋友看着眼前这个四岁的小男孩,眼睛里噙满泪水。

⑱东东伸出小指,说:“我们拉勾。这是我们的秘密。”

(1)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写表格。

时间

爸爸的表现

东东的表现

东东三岁时

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着,不开心,询问妈妈去哪里了

东东四岁时

告诉东东在地球仪上看不到妈妈所在的国家

过了不久

领了女朋友来冒充东东的妈妈

很冷静,不是很高兴

 

(2)文章多次为第13段“当客厅里就剩下爸爸的女朋友和东东两个人时,东东忽然说:‘阿姨,我知道你不是我妈妈。’”这一情节埋下伏笔,请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

(3)品读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他们两个特意把第一次与东东见面设计成她风尘仆仆远方归来的样子。

②爸爸的女朋友看着眼前这个四岁的小男孩,眼睛里噙满泪水。(“泪水”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情感?)

(4)小说标题“秘密”有多重含义,请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理解,并分析该题目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其筋骨                   ②曾其所不能                  ③法家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练,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B.文章第2段,从反面到正面,从国家到个人,来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晰。

C.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新闻,按要求作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我们吟诵一首首优美的诗篇时,脑海里便闪现出是一个个事物,“大漠”“孤烟”“明月”“清泉”……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会被唤醒、驱动,因为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激动起来,因为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时,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从诗歌艺术上说,它们是一个个意象。他们可以是自然景象,也可以是人文景象。一般说来,一首诗可以有多个意象,诗歌王国里有许多为不同诗人所习用的相同的意象。但不是诗中每一种事物都能成为意象,能成为意象的,是富有深意而又形象生动的事物。

(1)根据材料内容,为诗歌的“意象”下定义。

(2)请写出两句含有“燕”这一意象的诗句。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我校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B)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C)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素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D)大家热切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信是坚实的精神堡垒,不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让我坚强勇敢,永不退缩。

B.漂流道两边的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见字如面》节目,皆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寻章摘句展现人间不同故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