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作文 (朱光潜)
朋友:
我们对于许多事,自己愈不会做,愈望朋友做得好。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所以每遇年幼好友,也苦口劝他练习作文。
文章是可以练习的么?迷信天才的人自然嗤着鼻子这样问。但是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法国福楼拜尝费三个月的工夫做成一句文章;莫泊桑尝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重新开始学描实境。我们读莫泊桑那样的极自然极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想到他的文字也是费工夫作出来的呢?
托尔斯泰的儿子所作的《回想录》记载托尔斯泰著《安娜·卡列尼娜》修稿时的情形:“他起初在纸边加印刷符号如删削句读等。继而改字,继而改句,继而又大加增删,到最后,那张底页便成百孔千疮,糊涂得不可辨识。吾母终夜不眠替吾父誊清改过底页。次晨,吾父把这清稿又拿到书房里去看‘最后一遍’,到晚间这清稿又重新涂改过,比原来那张底页要更加糊涂,吾母只得再抄一遍。他很不安地向吾母道歉:‘松雅吾爱,真对不起你,我又把你誊的稿子弄糟了。我再不改了。明天一定发出去。’但是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时甚至于延迟几礼拜或几月。他总是说,‘还有一处要再看一下’。有时稿子已发出了,吾父忽然想到还要改几个字,便打电报去吩咐报馆替他改。”你看托尔斯泰对文字多么谨慎,多么不惮烦!
一般人也许以为这样咬文嚼字近于迂腐。在青年心目中,这种训练尤其不合胃口。他们总以为能才思敏捷,下笔千言,不需修改的才算好角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在艺术田地里比在道德田地里,我们尤其要讲良心。稍有苟且,便不忠实。
文章像其他艺术一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奥妙都不可言传,所可言传的全是糟粕。不过初学作文也应该认清路径,而这种路径是不难指点的。
学文如同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从前中国文人学文大半用临帖法。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欧洲文人虽亦重读书,而近代第一流作者大半由写生入手,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像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所谓临帖在多读书。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工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霸若因为要描写吉普赛野人生活,便自己去和他们同住。写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要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中国国文教员们常埋怨学生们不会做议论文。我以为这并不算奇怪。中学生的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胸中没有议论,何能做得出议论文?初学做议论文是容易走入空疏俗滥的路上去。我以为初学作文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这封信只就一时见到的几点说说。如果你想对于作文方法还要多知道一点,我劝你看看夏丐尊和刘熏宇两先生合著的《文章作法》。这本书有许多很精当的实例,对于初学是很有用的。
你的朋友 孟实
(选自《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链接一)文章是发表自己的意思和情感,所以不能将别人的文章借来冒充;抄袭的不好是大家都承认的,至于模仿,古来却有不以为非的。什么桐城派、阳湖派的古文呀,汉魏的骈文呀,西昆体的诗呀……越学得像越好。但是仅仅像得哪一家,哪一篇,决不能当作好的标准。文章是表现自己的,随人脚跟,结果必定抑灭了自己的个性,所作的文章就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夏丏尊
(选自《文章作法》,夏丏尊、刘薰宇著,有删改)
(链接二)受语文考试内容的影响,多数初中生认为日常写作没有必要,对写作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考试与应付语文教师检查的层面上。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使自己表达意愿、抒发情感,有助于与他人进行沟通。由于多数初中生缺乏写作兴趣,在写作时能够做到有感而发的学生便少之又少。写作本是为生活服务,而不是一种强制性活动。学生对写作的误解,导致写作活动在初中生心里的地位低下。
(选自《对初中语文写作训练的思考》,王静著,有删改)
(链接三)
(摘自《广州地区中学生作文真实性缺失原因分析》)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著《回想录》之时,不厌其烦地多番修改,有时甚至因此而延迟发稿。
B.青年们认为,“才思敏捷,下笔千言,不需修改才是好角色”的想法是有害的。
C.学文方法中西有别,中国文人多由临帖入手,欧洲近代第一流作者多由写生入手。
D.文章是表达作者意思和情感的工具,自古以来大家都承认抄袭和模仿是不好的。
2.下列对《谈作文》中论据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列举福楼拜、莫泊桑、托尔斯泰咬文嚼字的事例,具体地论证“文章可以练习”的观点。
B.引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的名言,权威地阐明“文章的精妙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观点。
C.列举莎士比亚、布朗宁等人起初都模仿他人的事例,从反面论证“写生较为重要”的观点。
D.列举莫泊桑、霸若描写人物的事例,从正面论证“真正学作文,要特别注意写生”的观点。
3.下列对材料中“中学生写作”的推断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学生理解和知识大半都很贫弱,初写议论文容易空疏俗滥,可见他们不应该写议论文。
B.多数初中生认为写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检查,这种误解导致写作在初中生心里没有地位。
C.中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使自己恰当地表情达意,是有利于中学生与他人沟通的。
D.初中生想要消除写作的障碍,可以从积累素材、摘抄好词好句、体验观察生活等方面着手。
4.请写出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学文如同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
5.关于模仿,朱光潜和夏丏尊分别持什么观点?你更赞同谁,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2)颔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性?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选自《世说新语》)
(1)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以箸刺之 ②以事不相得 ③谢去
(2)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锦鳞游泳/沉鳞竞跃 B.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引凄异
C.把酒临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D.微斯人/但微颔之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__)
A.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点,湖心亭一痕,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E.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F.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全答只按前四题给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③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子曰:“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⑤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⑥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孤雁的哀鸣引起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李商隐《无题》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青鸟传达对爱人的牵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池塘里的野鸭大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名著阅读
(1)请根据《西游记》中悟空和唐僧之间关系变化过程填空。
五行山获救,师徒结缘——悟空杀盗贼,师徒心生嫌隙——中计戴上紧箍咒,师徒关系始稳定——①___________,师徒关系“破裂”——战黄袍怪救回师父,师徒彼此慢慢信任——②___________,师徒关系再次“破裂”——观音指出假悟空,师徒关系融合。
(2)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