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字之师 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携诗诣之。有《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字之师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选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注释)①郑谷:唐代诗人。②齐己:唐僧人,善诗。③士林:读书人,文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____

(2)齐己携诗诣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齐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1. (1)从 (2)他,指郑谷 2.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不如用‘一枝’好。 3.示例一:携诗拜访求教,说明齐己是一个虚心求学的人。 示例二:为一字之教叩拜郑谷,说明齐己是一个谦恭有礼的人。 【解析】 1.考查翻译文言文字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另外重要的文言实词必须翻译出来,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1)句意为:从此,文人间把郑谷看作一字之师。自:从。 (2)句意为:齐己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之:人称代词,他,指郑谷。 2.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注意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1)非:不。(2)不若:不如。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时,要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抓住文中主要事件,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原句作答。“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意思是郑谷住在袁州,齐己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见他。携诗拜访求教,说明齐己是一个虚心求学的人。“齐己不觉下拜”,意思是齐己听后惊讶不已,不由得长跪而拜。因为受到郑谷一字之教而叩拜郑谷,说明齐己是一个尊师重道,谦恭有礼的人。据此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巘多生怪柏 B.虽乘御风/猛浪若

C.凄异/友人惭,下车 D.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

2.与“春冬之时”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实是欲界仙都(《答谢中书书》) B.何陋有(《陋室铭》)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康肃笑而遣(《卖油翁》)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表现出来。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两字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中有画,以传神的笔墨刻画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堪称千古绝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给文章分段,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一句,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吕伟的沉静。

B.②③④这几个段落,把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

C.“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她入水时的情景。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3.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逐一描写,极具镜头感。

B.本文作为一篇新闻作品,通过文学的笔法,艺术化地表现吕伟夺魁的过程。

C.作者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短语,体现了新闻“尽量简洁”的语言特点。

D.文章最后借印度观众的话,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面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B.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的特点。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七律”。

D.《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其为“诗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