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填空。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古诗十九首》) (2)__...

按要求填空。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古诗十九首》)

(2)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8)《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绿叶发华滋 (2)老骥伏枥 (3)江入大荒流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浅草才能没马蹄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8)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滋”“骥”“枥”“暮”“纶”“窥”“反”“罹”“凝”这几个字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字之师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选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注释)①郑谷:唐代诗人。②齐己:唐僧人,善诗。③士林:读书人,文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____

(2)齐己携诗诣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齐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巘多生怪柏 B.虽乘御风/猛浪若

C.凄异/友人惭,下车 D.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

2.与“春冬之时”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实是欲界仙都(《答谢中书书》) B.何陋有(《陋室铭》)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康肃笑而遣(《卖油翁》)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表现出来。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两字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中有画,以传神的笔墨刻画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堪称千古绝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给文章分段,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一句,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吕伟的沉静。

B.②③④这几个段落,把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刻画,犹如慢镜头回放。

C.“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她入水时的情景。

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3.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准备—起跳—腾空—入水”的顺序,逐一描写,极具镜头感。

B.本文作为一篇新闻作品,通过文学的笔法,艺术化地表现吕伟夺魁的过程。

C.作者在行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短语,体现了新闻“尽量简洁”的语言特点。

D.文章最后借印度观众的话,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面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