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搓捻 缭亮 翻来复去 B.葱茏 询职 人...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搓捻  缭亮  翻来复去 B.葱茏  询职  人迹罕至

C.伶仃  劫掠  沉墨寡言 D.点缀  倜傥  妄下断语

 

D 【解析】 A.缭亮——嘹亮 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B.询职——殉职; C.沉墨寡言——沉默寡言;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曲(quán)    轻怕重(niān

B.liǎn)   滑)      神采奕(

C.笑(ruò)    塌(tān     头晕目xuàn

D.跚(pán)    感kài)     踉跄跄(lià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潮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

也有人说,任凭潮流涌动,我只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就如“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以上内容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⑴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⑵不少于600字;⑶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与程秀才①

〔北宋〕苏轼

某启。去岁僧舍②屡会,当时不知为乐,今者海外③岂复梦见。聚散忧乐,如反覆手,幸而此身尚健。得来讯,喜侍下清安,知有爱子之戚④。襁褓泡幻⑤,不须深留恋也。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⑥,大率皆无耳。惟有一幸,无甚瘴⑦也。近与小儿子结茅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⑧矣。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尚有此身,付与造物⑨,听其运转,流行坎止⑩,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乍热,万万自爱。不宣。

(选自《苏轼文集》)

(注释)①程秀才:程天侔,苏轼在惠州时的朋友。②僧舍:指嘉佑寺,苏轼在惠州时的家居之地。③海外:当时苏轼被远贬到海南岛儋州,故称“海外”。④侍下:代指父母。爱子之戚:指程天侔之子新亡。⑤泡幻:指死亡。⑥悉数:全部说完。⑦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之气。⑧不赀(): 不可计量。⑨造物:造物者,指天帝。⑩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险即止。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亦未易悉数          则何时而乐耶

B.人知之,免忧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自号曰醉翁也

C.聚散忧,如反覆手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D.有一幸,无甚瘴也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三处)。

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亦悲怆久之今则已矣。

3.请补写下面句子省略的内容。

赖十数学生助工作,_____    躬泥水之役,_____    愧之不可言也。

4.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在信的开头回忆了与程秀才的相聚之乐,感慨当时不懂珍惜,如今却无法相见。

B.苏轼在得知朋友程秀才失去襁褓中的爱子而悲伤时,劝慰他不必太过留恋,太过悲伤。

C.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儋州后,生活极其不易,一无所有,苏轼为此感到十分悲伤难过。

D.苏轼与小儿子建造房子,并得到学生的帮助,但他也因学生躬身泥水之劳而深感愧疚。

5.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此间食肉,病药,居室,出友,冬炭,夏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耳。惟有一幸,甚瘴也。

 

查看答案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选项中与“兴来每独往”一句中的“独”字蕴意相似的一项(  )。

A.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王维《秋夜独坐》)

B.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C.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诗的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诗中其他地方也处处流露出这样的“偶然”。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样的“偶然”所表现的情感。

 

查看答案

简笔与繁笔

周先慎

①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②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 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冒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③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然而简则简矣,却走了“神韵”,失掉了原文强烈地感染读者的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

④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社戏》里写“我”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那名角小叫天出场,“……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像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然而在这特定的环境、条件、气氛之下,鲁迅用它来表现一种复杂微妙、难以言传的心理状态,却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⑤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 “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

⑥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⑦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

1.本文所论述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文中第③段举了《水浒传》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所用繁笔之例后,为何第④段还要举鲁迅写《社戏》的例子?

3.下列的名人警句,如果要用到这篇文章里去,用在文中哪一段比较好?请你选择其中一句结合文意阐述理由。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B“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部分均有重复,这样的重复有必要吗?用本文的观点加以阐述。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我中了!”

(选自《范进中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