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齐楚器...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齐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请结合小说三十九回前的情节说说宋江被“刺文双颊,配在江州”的原因。

3.从宋江的题诗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国记者斯诺只身前往陕北苏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第一手资料,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在《骆驼祥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就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

C.凡尔纳写的《海底两万里》,描绘了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他的积极方面包括对科学的可能性的痴迷追求、对活生生的地理学的一往情深、对自由的始终不渝的向往利对受压迫者的无限同情。

D.法布尔写《昆虫记》时,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他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1.宋江在浔阳楼上醉酒题写反诗。(或“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2.因私放晁盖和怒杀阎婆惜,投奔花荣策划杀刘高,奋战收秦明,领军打清风寨等。 3.有对自己文韬武略的自负,也有年岁渐老,而功名未遂的慨叹,更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4.B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选段內容的概括。阅读语段,根据其中宋江的行为,抓住关键语句总结概括。根据“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可知写的是他在怒杀阎婆惜后被刺配江州,在浔阳楼上喝酒题反诗。据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识记。小说第三十九回表述了宋江被刺配江州的原因:因阎婆惜无意中窥破宋江与晁盖私通书信,以之威胁勒索黑三郎,宋江一怒之下,手起刀落杀了阎婆惜,之后负罪逃往柴进岀避难。过了一段时日之后,随着风声渐弱,宋太公担心儿子落草为寇混迹江湖,便差人将宋江唤了回来,却不料被有心人发现,报上官府,于是便有差官到宋家庄拿人,将宋江捉了去,但距案发时已过了许多时日,阎婆惜家没了苦主,宋江平日人缘又好,满县都为他说情,兼且宋家上上下下使了银子打点,所以只落了个刺配江州之罪。 3.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语段中宋江所题的诗词:“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写出宋江对自己才华的自负,胸还大志,却壮志未酬,满腔郁闷,因自己怀才不遇,而内心感到愤懑。“身在山东心在吴,漂蓬江海漫嗟陀。他年若还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借用黄巢励志诗,少年立志,一介书生终成大业。宋江在酒后想到这首诗暗示了他有与黄巢的共同志向,希望能做出一番大的事业再结合他当时的特殊处境,自然也表现了他反叛之心。 4.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表述正误的判断。平时课外阅读要扎实,要善于做笔记,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等进行分类归纳,加强记忆。B项有误,“他”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曹先生,不是刘四爷。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而余兄子瞻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①肆:极,甚。②沔:沔水。沅、湘、汉沔都是江水名称。③一舍:三十里。

1.请用“/”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其流奔放肆大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毳衣炉火                         ②湖中焉得有此人

③以览观江流之                     ④余兄子瞻之曰“快哉”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4.概括(乙)文“快哉亭”命名的两点原因。

5.(甲)(乙)两文画线句同写远望之景,简要分析两文各具特色的描写方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颔联中“翻”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谈谈你对尾联中“长精神”三字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诗文名句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_____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李白《行路难》中,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查看答案

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读文识人)请在横线上写出对应的人名。

片段一:A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片段二:“我看了看B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片段中的人分别是:A.__________    B.__________

②(评头论足)仿照示例,选择你最喜欢的小说人物作简要评价。

示例:有人认为片段二中的他行为不端,可是我读出了他的另一面。小说写他破产后在轮船上卖牡蛎,自食其力,不愿拖累家人。表明了他不失善良、不失良知的另一面。

③(隔空对话)假如你喜欢的小说人物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徽,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便是敬。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事业。

(选自梁启超《敬业与乐业》,有改动)

①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骛:(注音)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

②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③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