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秋颂 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

    秋颂

罗兰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1.文章描写秋景,具体描写了秋林、落日、闲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景物。

2.“‘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出秋水什么特点?

3.作者为什么说“秋日天宇的闲云”最耐寻味?

4.“‘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联系全文,可以读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1. 秋风、 秋水 2.引用 明澈 3.因为秋日天宇的闲云是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4.淡泊名利,旷达淡然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文章第②到第⑤段写了秋天的枫树和落日;第⑥段写了秋天的闲云;第⑦段写了秋风和秋水。可根据段落首句概括。 2.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及作用。“点秋江,白鹭沙鸥”引用白朴的诗句,所以是引用的修辞。结合“就画出了这份明澈”分析,描写出秋水“明澈”的特点。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结合文段中“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作答本题。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本文最后一段中说,“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中赋予秋的人格形象——不计名利,甘于淡泊,闲适,纯净等,从中看出作者对这样的人的赞美。那些取得了“成功”,却把“功名”看得很淡的人才“具有这份秋之美”。“‘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可以读出作者也是这样一个不计名利、甘于淡泊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①、交友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原则,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很多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故事和论述。请分别写出自己知道的名言或警句一句、故事一则。

名言或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朋友展示自我。在交友活动中向朋友作自我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①名著《朝花夕拾》的作者是_________ (填人名),一共收录了_________ (填数量)篇散文。

②《朝花夕拾》写有:“我”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书:“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中的“会”指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是一首元曲,属小令,“天净沙”是 ______名,该曲被称为“_____”。

2.这首曲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

①春天像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着,走着。(《春》)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③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为师矣。”《论语》

④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⑤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了江水浩渺,波平浪静,微风轻拂,白帆悠然飘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⑦“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情”,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行(约定) B.太丘舍(离开)

C.下车之(拉,牵拉) D.元方入门不(照顾)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门外 B.而去 C.日中 D.对子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元方时年七岁 B.尊君在不 C.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元方入门不顾。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 B.友人\惭 C.元方入\门不顾 D.下车\引之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6.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你是怎么看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