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
(材料二)
麻雀
[法]法布尔
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
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麻雀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因此,即使后来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一点一点地搭建自己的窝巢。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碎布头、碎纸片、绒线头、羊毛絮、麦秸秆、干草根、枯树叶、干树皮、水果皮等等——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这个球形窝体积庞大,因为它的穹形窝顶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来抵御雨水。这个窝布置得很乱,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艺术性,但却非常结实,能够经受得住一季的风吹雨打。
我家屋前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树枝垂及屋顶。整个夏季,麻雀都飞到这儿来栖息,生息繁衍。梧桐树交相掩映的碧绿枝叶,是麻雀飞出其家屋的第一站。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这第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大麻雀从田间同来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麻雀夫妇常在这儿吵嘴;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它们从清晨一直到傍晚,络绎不绝地在梧桐树和屋顶之间飞来飞去。然而,12年中,我仅见过一次麻雀在树枝间搭窝的。一对麻雀夫妇忙碌着,辛辛苦苦地在一棵梧桐树上搭建空中巢穴,但是,它们好像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满意,因为第二年我就没看见它们再搭了。瓦屋顶提供的庇护所既牢固又省力,何需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空中楼阁呢?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
(选自《昆虫记》,陈筱卿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材料三)
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丰子恺
(选自《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注释]①画中诗句出自明代方孝孺的《百雀诗》:“曲巷高檐避网罗,朝来饱啄陇头禾。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②稔(rěn):庄稼成熟。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麻雀不乐意在广袤的田野里,是因为麻雀依靠人们生活,喜欢待在人多的地方。
B.乡村的麻雀比城里多,是因为麻雀乐意待在乡村集散种子的各处,以便获取食物。
C.麻雀利用较高的树洞来作为躲避不速之客的栖息之所,说明麻雀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
D.麻雀不辞劳苦地花一季的时间在树梢上搭窝,说明麻雀它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情有独钟。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作者厌恶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一无所用,反给人们带来干扰和损失。
B.材料二中,作者欣赏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具备高超的建筑技艺,能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C.材料三中,方孝孺的漫画与诗歌相得益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麻雀的爱护。
D.材料三中,作者宽容爱护麻雀,因为作者希望丰收,人能与麻雀共享丰收的果实。
3.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
4.材料二中,作者详略得当地说明了麻雀是如何利用不同场地筑巢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有删改)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扶着车前的扶手板。②壹:是,实在。③舅: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使子路问之(______)
②何为不去也(______)
2.为什么泰山妇人不愿离开她生活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 B.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
C.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D.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以为大有所益
2.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彩笔描绘了三峡景致,先总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
B.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鳞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绝。
C.夏天的三峡水势凶猛,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流还是逆流,其航道大都被阻隔了。
D.“寒”“肃”“凄”“哀”等字渲染了三峡冬天萧瑟、凄清、哀婉的气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怀?请简要分析。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三题作答。(作答时先在答题卡的“○”中填写小题号,然后再默写出对应的内容。)
①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②树树皆秋色,________。(《野望》)
③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④夕日欲颓,________。(《答谢中书书》)
⑤征蓬出汉塞,________。(《使至塞上》)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西湖美景令作者陶醉,以致于流连忘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请为下面新闻材料拟写一条新闻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信息时报2018年11月1日讯(记者 郭苏莹 通讯员 白云出租宣)今日上午,广州公交集团白云公司举行自动驾驶出租车发布仪式,宣布创新推出全国第一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并于当天开始在大学城投入试运营。
记者看到,这台独特的自动驾驶出租车由广州公交集团白云公司运营,文远知行WeRide.ai提供技术支持,选用的车型是时尚大气的广汽新能源GE3纯电智联SUV,车侧贴有明亮的流线型自动驾驶标识,每一处细节都让这台天蓝色的出租车散发出高科技的气息,识别度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