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一些人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的会庆幸它的甜,拿到酸的会庆幸它大。”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有鲜花、荣誉和掌声,也有挫折、失败和逆境,对此,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请以“面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大胆的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与戏剧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如有需要可用“XX”代替;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范文: 面对 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需要我们去面对有很多很多,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德,但即使是暴风雷雨也会有销声匿迹的时候,也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大胆迈出一步吧,你将看到的是成功在向你招手。 “哎,又要写作文了,写些什么事例好呢?”我紧皱眉头,无奈地抓挠着脑袋,迷茫地翻阅着脑子里数不胜数的回忆,心情越加烦躁。每当到了作文课,我总是为了选材而困惑,我怎么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古人总把吟诗作对,挥笔洒墨作为对一种生活的享受,陶冶性情?而我却为了一个小小的选材问题搞得愁眉苦脸。古今差异在哪儿?是古人聪明吗?是古人本来就是写作天才?都不是。是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体味生活。他们喜爱写作,认为写作是乐趣,他们喜爱寻找生活的点点滴滴,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即使地抒发出来,释放心灵。 静静地想来,我为何不学学古人呢?写作的根本意义就是要把自己的情感通过书写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要把写作当成是一项任务,而应看作是心灵的释放或对生活美好的回忆。放轻松地面对写作,就如同把自己的心事倾诉给知心的朋友,与她一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就连写作也不敢面对,人生中更严峻的考验又将如何面对呢?这时,我渐渐豁然开朗起来,写作重要的是积累素材,而我也时时刻刻留意着身边的点点滴滴,闲暇时,也会偶尔做做摘录,写写周记,这样素材也多了,临场发挥时也就顺畅无阻了。 写作只不过是面对中的一小部分,如同一颗沙漠中的沙砾,微不足道,而当我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也曾束手无策,彷徨过。 去年暑假,我心血来潮地报了上海市中学生钢琴艺术专场,在家里我早已胸有成竹,准备充分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20天,15天,10天……”我在心里默默地倒计时着,期待着比赛的到来。 时光飞逝,比赛已近在眼前,我同许多对手一样,静静地等候在休息室里。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蛋,听着对面考场里流利的乐曲,表面看上去冷静无比,实际上内心却七上八下,汹涌澎湃。手还在微微颤抖,报名时的那股子冲劲不见了,一直担心自己弹错,紧张得直冒冷汗。终于,轮到我进场了,我在心里暗自为自己打气:有什么好怕的,该面对的迟早是要面对的,我付出了努力,就不应该半途而废,这正是考验我的时候,我一定能行。我鼓足勇气,昂头挺胸,勇敢走向钢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竟得了银奖。 勇敢去面对吧,成功的彼岸将会离你越来越近。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以“面对”为题,前面有一段提示性语句,考查学生能不能认真观察生活,并能根据生活确定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从生活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富有内涵的思考。首先理解题目的含义,“面对”即“直面、不回避”。其次确定“面对的主语范围,可以是“我”“我们”,也可以是身边人、历史名人,还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再次确定“面对”的对象,大而言之可以是自然、社会、人生、环境、历史等,小而言之可以是人、事、景、物,或个人经历。具体而言,需要面对的内容可以是成功、失败、挫折、荣誉、机遇、挑战、诱惑、美好的事物、丑恶的现象等。在文体方面,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谨防数字化痴呆症

刘戟锋

①上世纪90年代初,当笔者的导师,著名理论家龚育之先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时,他自嘲道,练习电脑打字,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好。那时我们未曾想到,仅仅几年后,就像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描述的那样,巨大的数字化浪潮,将包括儿童在内的庞大社会群体一网打尽,人类社会踏上了数字化的“不归路”。

②凡事有利也有弊,有得必有失。韩国首尔脑部平衡中心专家不无忧虑地告诫: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有报纸专门撰文列举若干相关症状,如“你只记得住自己的单位电话和家庭电话”,“你觉得新认识了某人,但其实曾见过他”,“你在车里安装导航设备后就看不懂纸质地图了”,等等。

③数字化痴呆症?信还是不信?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管这类说法是危言耸听,还是警世洪钟,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人类思维方式来看,过度痴迷和依赖数字化产品,势必导致大脑发育和使用的不平衡。在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应有尽有的资料,知识的获取即时化了,人类的创造力却下降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海量化了,人类的注意力却分散了。科技与经济的联系全球化了,人类社会群体间的亲情却淡漠了。碎片化信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可以一言以蔽之:以目废心。

④当数字化时代造成信息泛滥,负面效应就会浮出水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的全方位报道为何让人产生信息厌倦之感?连篇累牍的电视剧为何让人感到视觉疲劳?人类数千年大浪淘沙仅存的少数名著为何风光不再?当我们长期沉溺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为之欣喜,为之癫狂,为之焦虑时,是否也该冷静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是否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

⑤前不久,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一个名叫“绿岸”的小镇。由于该小镇位于美国国家无线电静默区内,手机、路由器、电视、广播等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统失灵。如果有人需要与外界传递消息,镇上有唯一一台付费电话可以和外部联系。据了解,从六七年前开始,越来越多想要戒掉“电子瘾”的人们搬到这里,感受缓慢、宁静与本真的生活。

⑥对于那些对现代生活感到疲惫的人们来说,美国“绿岸”小镇的桃花源式生活可遇不可求。在数字化时代,将过度使用数字产品引发的种种问题归咎于器物本身,也不是一种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克服数字化痴呆症,需要增强对自身行为的把控能力,养成更加积极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被数字化产品“绑架”了思维、“绑架”了生活。

1.请根据提示,用概括的语言完成思路。

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将导致数字化痴呆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讲到,我们的思维习惯、日常行为、生活体验都发生了某种扭曲与异化,请在文段③中找到具体的危害现象。(任写两点即可)

3.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写出两个)

4.结合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预防数字化痴呆症的具体措施。(至少写两条)

 

查看答案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一声:“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得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

(选文有改动)

1.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3.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去,终于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1.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自比管仲/采贤俊岩穴。

B.先主器/君吴、楚士。

C.智术浅短/有何异才应斯举。

D.将军岂愿见之/得无诸君是其苗裔

3.解释句中加点词。

(1)三往,乃见。_____________

(2)先主遂亮。_____________

(3)欲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__

(4)昔武王纣。_____________

4.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的描写主要是侧面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6.刘备为求贤而___________(填一成语),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词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典型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词中“八百里”指__________,“了却”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查看答案

铜仁市某校九(1)班针对当今“快餐式友谊”,朋友间仅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上发短信,点赞保持联系的现象,发出了用书信、贺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现邀请你参加该班举行的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1.活动一:观察下面两幅图,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你的结论:                                         

2.活动二:请给你最想感激的人写一张贺卡,倾诉你对他的情感。(要求:1.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人名请用xx代替;2.用书信格式。)

 

贺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