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那个讴歌土地
讴歌太阳的诗人
走了走了
那个大堰河的儿子
那个土地的儿子
走了走了
他的诗没有走
还留在我们的心头
赶也赶不走
——赵春华
(1)这首诗中写到的诗人是_______,他的代表作、成名作是《_________》。因为他擅长绘画,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____________”的特点。
(2)今年是这位诗人诞辰109周年,为缅怀这位诗人,纪念他的杰出成就,歌唱他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请你向同学推荐一首他写的诗。写出诗的题目,并从艺术特色和主题方面写出推荐理由(不超过30字)。
你推荐的诗的题目是:《 ___________》
推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寄书长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夜忆舍弟》)
②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________________ ,雪拥蓝关马不前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________________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
⑦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_________》)
⑧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秋天的早晨,黑夜的维幕好像刚刚开启,(lí) 明就即将到来。太阳还没在广(mào) 的太湖水面上露头,快乐的鸟儿就在窗前的树上欢快地鸣叫。秋天绚丽的景色像张贴的油画,随处都是。尽管没有生命破土而出的场面,但(bān) 斓的色彩还有飘(yì) 在空气的桂花香味,强捍地撞击着我的胸怀。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lí)_____明 ②广(mào)____ ③(bān)_____斓 ④飘(yì)____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南飞的大雁是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稚嫩无知的告别,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请以“告别”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清白家风不染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①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小火车列车长刘承光拿着鸡毛掸子,认真细致地擦拭客厅里悬挂着的家训——“肩头担道义精忠报国,手中勤巧作耕读持家”。对家风的珍视,在小心翼翼的拂拭中得到淋漓展现。
②“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的,“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今天我们对待家风,同样需要像刘承光那样高悬心中、时时拂拭。珍视传统优秀家风、红色家风和当代好家风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家家户户的“清白家风”焕发感染力和生命力,就能为千千万万家庭带去和谐幸福,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坚实支撑。
③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明末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塑造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不应成为束之高阁的冰冷道理,让其潜移默化更多心灵,全社会都会充盈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正能量。
④家风关系党风和政风。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向来是共产党人的坚定选择。去年,94岁的老革命周智夫临终前,执意上交12万元的“特别”党费,笃定信仰令无数人钦佩,而他“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的纯正家风,同样让人称赞。为避免和同患心脏病的大女儿混用药品,他让女儿在药瓶上贴上名签,因为他的药是公费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费医疗,全家免费吃药”;得知外孙要到美国读书,他再三叮嘱“学成后一定要报效国家”。爱党爱国、严守纪律、勤奋节俭,如此家风,不仅山高水长、光照后人,也让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更加丰沛。红色家风的精神富矿,为我们修身齐家指引清晰方向。
⑤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触动着社会风尚的共情。前段时间,扶贫干部杨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父亲鼓励他在农村“好好干”、提醒他“严守党纪国法”的微信聊天记录,让人们感受到共产党人家风的朴实无华。多年前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近日接受采访,谈到她平时教育孙儿,“见到路上的老婆婆老公公,要牵别人过马路,如果有人跌倒,就马上扶起来”。感人的言行,彰显出家风传承的魅力。以当代优秀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好家风的滋养中收获心灵的支撑、行为的引领。
⑥“多亏你培养了我这样的性格,才能让我越发坚强”“您让我别灰心,让我注意身体,让我努力训练”“尽管你们忙于生意,也会教导我和兄长要珍惜当下”……近日,某网络平台发起“一封家书”节目,来自影视明星、奥运冠军、消防指战员等人的真挚家书,记录下对父母教诲的眷恋与感恩。重视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新时代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必将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输入更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2019年02月28日 《人民日报评论》 张 凡)
1.文章开头描写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一个擦拭家训的细节有什么作用?
2.说一说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3.文章③-⑤段的论述顺序不能颠倒,请结合文章第②段说明理由。
4.请你谈一谈选文标题的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筷子中的文化
朱启新
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 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
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有删改)
1.结合②③两段的内容,说说能否去掉其中加点的“已知”一词,为什么?
2.简要说说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3.文章结尾处引用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