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书院、祠堂还是合族祠?
①广州陈氏书院又名陈家祠,建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关于陈氏书院的性质和功能,人们往往会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它既是陈氏子弟读书的书院,又是他们供奉祖先的祠堂。事实上,陈氏书院既没有传统书院的功能,也不同于明清时期在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宗族祠堂,它是清末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
②那么,明清时期广州的合族祠与书院、祠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③书院的建立,本来主要为讲学课试、应考科举提供场所。而清代广州城中众多的姓氏书院,它们有书院之名,而无书院之时。至于建造的目的,有材料提到:“书院与家塾设建,原为应试居住及合族受屈讼事与输粮往来暂寓。”也就是说,以书院或家塾为名的合族祠的建立,是为了让各地乡村的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打官司、缴纳赋税时暂时居住。合族祠在广州城中出现并蓬勃发展,与明清时期华南地区宗族制度的成熟发展有着深刻的联系。
④明末清初,民间建造祠堂祭祀祖先的活动在珠江三角洲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当广东各地乡人需要在广州城中建立起他们的落脚点时,他们想到要建成宗祠的形式,就毫不奇怪了。这些合族祠在建立时也是按照修祠堂、编族谱、置族产、举行标准化的祭祖仪式这一整套宗族的模式来造作的。
⑤这些建于清代广州城内外的祠堂建筑,从形式上看,与在广东各地乡村中普遍存在的宗族祠堂一样,都是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祖先祭祀的地方。这种祠堂又与普通的宗族祠堂不同,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合资捐建的,每一地方性宗族以“房”的名义参与。他们通过共同在省城建立祠堂,形成了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⑥这样的同姓组织在士大夫的眼中并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规范。他们容易植党营私,蠹国害民,官府因此屡有取缔合族祠的举措,加之合族祠内时常容留各地族人,龙蛇混杂,对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这更成为官府禁祠的直接原因。
⑦自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因为“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引发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禁祠行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皇帝专门发布上谕,要求各地对行为失范的合族祠“一体严行禁治,以维风化,以正人心”。广东随后就要求:“无论州府县城内不准妄联姓氏创立祠宇”,又据《曲江侯书院图记》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巡抚张彭祖以城内合族祠类多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奏请一律禁毁。于是各姓宗祠皆改题书院,我祠之以书院名亦由于此,故祠制也。”因此,清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大多以“某氏书院”“某氏书室”“某氏试馆”为名,而鲜有题为“大宗祠”的。
链接一:
陈氏书院就是一处典型的宗祠建筑群,建筑呈方形平面展开,建筑面积超过6400平方米。三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分别为前门、中厅和后寝,形成“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的格局。门前留有宽阔广场,过去曾竖立着很多石制旗杆夹,旗杆上镌有中举人的姓名及中举年代,昭示着陈氏家族的荣耀。每路建筑各有三进,纵横左右共有6院8廊19座建筑,大小建筑之间墙体均用活动隔扇。庆典之时,隔扇拆除可使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外部封闭、内部开放的建筑特点。
徜徉书院之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精品雕塑。其中,屋顶灰墙壁砖雕、门窗木雕、阶前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链接二:
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营建的陈氏书院是如何在“禁令”中顺利开工的呢?聪慧的陈氏族人首先邀请了清末翰林院编修陈伯陶、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陈兰彬等著名陈氏士绅,组建“倡建陈氏书院绅”,以正视听,大张旗鼓筹建陈氏书院。其次,精心选址,在当时广东最高学府“广雅书院”旁择地筑祠。《陈氏书院记》中说:“于城西之简塾购得余地,宜命之曰‘陈氏书院’,意盖别有取也。何取尔?取其与广雅咫尺也。”这一选址等于是向世人宣告,这是一处与“德”为邻,沐浴“广雅”人文之风的巍巍大厦,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宗族聚会之所。最后,淡化宗祠的血缘关系和世系关系,如各支族牌位的摆放以提捐款箱的多寡作为前提。凡此种种,陈氏书院降低了“挟众抗官”的嫌疑,也找到了它得以创建和存在的依据。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书院本来是人们读书的地方,主要是为组织教育教学和准备科举考试提供服务的。
B.祠堂是人们供奉祖先牌位、举行天地祭祀的场所,明末清初在广东乡村普遍存在。
C.合族祠也是一种祠堂,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具有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集资兴建的。
D.精美的雕塑是陈氏书院的亮点,灰雕、砖雕、木雕、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2.下列对材料中“陈氏书院”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陈氏书院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三进三堂九路两厢抄”的格局。
B.当年陈氏书院的主要目的只是为陈氏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提供暂时居住地。
C.陈氏书院曾经因容留各地族人,祠内龙蛇混杂,扰乱治安,一度被禁止开展活动。
D.陈氏书院不取名为“大宗祠”是因为从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被官府严令禁止创建。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族祠有别于普通的宗族祠堂,它往往有利于形成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B.依托合族祠形成的同姓组织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这就直接导致其被官府屡屡取缔。
C.由于朝廷严厉打击,为了求生存,合族祠纷纷改头换面,以书院、书室、试馆为名。
D.陈氏书院选址“广雅书院”旁,意在借助“广雅”的人文气息来弱化其宗族色彩。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校长的雨靴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覚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避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牌气。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泥渍的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見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程亮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我们学校里的老师都要乗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放一些辣子,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乗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睛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一二一”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着,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便,并不是真为了“身份”。
B.“我”从不穿雨靴到穿上雨靴,既是现实环境需要,也因为“我”对雨靴情感的转变。
C.小说围绕着“雨靴”来展开情节,雨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体现出与城市生活的不同。
D.“怎么看怎么别扭”“亏他想得出来”等叙述,似贬实褒,鲜明地表现了校长的性格特点。
2.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老校长这一形象跃然纸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老校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的形象。
B.“我”是见证者,小说详写了“我”以同事的身份陪同老校长进城搬书的内容,亲眼见证了老校长对雨靴的依恋、依赖。
C.“我”是参与者,“我”亲身经历了老校长穿西装配雨靴的不伦不类等经历,使老校长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D.“我”是感受者,“我”前后的心理变化,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感染与影响,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3.作品语官富有特色极具表现力,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风趣,看似一本正经的叙述,给人诙谐、滑稽的感受。
B.质朴自然,善于运用口语,富有乡土气息。
C.恰当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有画面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D.结尾语言优美含蓄,精辟深刻,引人深思,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描写月光清澈透明和竹柏倒影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5)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 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以颜色入诗,绘景描人更显细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 刻画了一位因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的诗人形象。
(8)“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文字是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女作家创作的世界名著中的主人公_________的精彩对白,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_________的女性形象。
(9)A 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同回瓦罐寺来。到寺前,看到崔道成,邱小乙两个,兀自在桥上 坐地。A大喝一声道:“你这厮们,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那和尚笑道:“你是我手里的败将, 如何再来敢厮并?”A 大怒,抡起铁禅杖,奔过桥来。那生铁佛生嗔,仗着朴刀,杀下桥去。A 一者得了史 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水浒传》)这里的人物 A 是指________。
(10)“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_____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炼归纳最恰当的一项是( )
林语堂曾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许,他的文化思想信仰也以“博以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为旨归。这种文化观念之形成,当然有许多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但我认为这与蔡元培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A.林语堂是一个颇为自负的文化人。
B.林语堂于东、西方文化皆有很深的造诣。
C.林语堂和蔡元培关系密切。
D.蔡元培是林语堂文化观念形成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它实用性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早已融入了民间习俗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能构成对联的两句,并按上下联的顺序填空。(只填序号)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出师未捷身先死 C、红日忽沉烟起处 D、疑是银河落九天 E、长使英雄泪满襟 F、争渡行人簇晚沙 G、山寒江冷丹枫落 H、白杨自递雨来声
答:上联_____ 下联_________
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