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 因你而亮丽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作文,横线可填入“家乡”“...

题目:            因你而亮丽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作文,横线可填入“家乡”“母亲”“我的世界”“我们班级”等词语或短语。(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字数600字以上。

 

范文: 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 母爱是一盏明灯,黑暗中照亮我心;母爱是一股清泉,干涸时滋润我心;母爱是一缕阳光,困境中温暖我心。母亲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您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是包容万物的。 那年冬天,在外婆家,我感冒了,感觉头重脚轻、四肢无力,全身发冷,难受极了。由于外婆家地处偏僻的小山村,交通不便,连个小诊所也没有。看着我难受的样子,您二话没说,给我穿好衣服,背起我就向邻村的诊所走去…… 暮色四合,天暗了下来,天空下着鹅毛大雪,您艰难地行走着,几次差点摔倒。呼呼的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您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脚步渐渐慢了下来。我央求您把我放下,可您坚决不肯。趴在你的背上,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您摇摇晃晃地背着我走了将近5里的路程。到了诊所,您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由于及时打了点滴,我的高烧退了下来。在您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病终于好了。 不知何时,岁月已在您的身上留下了痕迹,白发悄悄在您的乌黑头发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皱纹不知不觉爬上您光滑的眼角。 我总是将您关切的话语看作是无谓的唠叨,甚至还不耐烦地将其打断。您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很少对我发脾气,像水,无声滋润着我。 您对我不但疼爱,而且对我要求严格。您经常抽查我的学习情况,每次的作业您都会过目,尽管我已经很用心了,但是您总能挑出一些小毛病。您要求我做题时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质量,做完后要细心检查,错题要认识到错误的根本原因,并且下次不能再有同样的错误。正因为您的严格,我在学习上的困难才能迎刃而解,谢谢您! 您总是用爱来支持我,像天使一样在背后守护着我,您视我为掌上明珠,给我天下独一无二的爱。我何曾关注过您的疲惫,何曾注意到您也有巨大的生活压力。但是您却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的生活、我的学习。 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母亲啊,您的唠叨、您的教导、您的关怀,您对我的爱早已钻入我的生活,深入我的骨髓,我无法离开您。 母亲,待我长大,一定让您享受到女儿那说不尽的、深藏心底的爱!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补题目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角度。但一定要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来写;②化大为小。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用上修辞的尽量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能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根据题干提示,横线可填入“家乡”“母亲”“我的世界”“我们班级”“生活”“城市”“弄堂”等等。本篇作文的题目重心在“因你”和“亮丽”上。那么这个“你”可以指什么呢?①“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可以是具体的某人某物,如“父母”“老师”“书”……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文学”“语文”“阳光”“友情”“感动”“自信”等等;②“你”既可以是单独一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里。例如:助人为乐者、富有爱心者、默默耕耘者、农民工、清洁工、建筑工等;③“你”既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对“我”有着积极影响的历史人物或者现当代的英雄人物,如:李白、李清照、毛泽东、杨利伟、邓稼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你”的指向一定要明确,无论选择以上的哪一种立意,在一篇作文里面,“你”都不能指代多个内容,不能一会儿“你”是“挫折”,一会儿“你”又是“拼搏”。另外,“你”字基本已确定本文要用第二人称行文,不能将“你”字写成“他”。“因”字突显“你”和“我”的关系,强调“我”的变化皆因为“有你”,文中必须把这层关系写清楚。题目另一个重点是“亮丽”。“亮丽”强调“你”对“我”的积极影响。例如,如果写“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说明在“无你”之前,这个世界是不“亮丽”的,因此必须将“亮丽”的过程写出来,写清楚“因你”“我”收获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我的世界”怎么亮丽了,这个“亮丽”具体是指什么等等。本篇作文文体最好选择记叙文。作文题目补全、立意确定之后,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把“因你而亮丽”的事情叙述出来。要写好记叙文,必须牢记以下几条原则:减少抒情议论,突出记叙描写;缩短时间流程,截取精彩瞬间;强化再现意识,写出生活细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母亲·我·狗》,完成后面小题

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

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

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

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

忽然,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我抬头看着母亲,母亲赶忙俯下身拍拍我的头:“洪水,别怕!有妈在,狗子不敢来的。”我便像置身于一把保护伞下似的,心慢慢的安稳下来。

以后,母亲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先把我送到学校,然后再回去作饭。

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候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母亲那湿漉漉的颤抖的手在眼前一闪,我真想跑到正忙碌的母亲身边,抱住她大哭一场——为她那颗受苦受累还经常受着惊吓的羸弱的心!

如今我已不再是那个怕狗的小孩子了,而母亲依然很怕狗。于是每次外出,我总细心的守护在母亲的身旁——因为,我忘不了那个怕狗的童年;忘不了母亲那只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

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

3.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

——节选自《荷花淀》

1.文中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水生嫂?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2.徐特立先生曾说过:“无笔不读书”。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为下面这段文字作一段批注。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3.孙梨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请从文中找出至少一例来,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节选自《走一步,再走一步》

1.文中划横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

3.文中的“我”已经脱险了,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却哭了,这是为什么?

4.选文最后说“这里,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是多么漫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3)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次北固山下》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绝  句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各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