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⑴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⑴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⑵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⑶“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⑷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⑸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⑹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⑺“这是怎么啦?”妹妹慌慌地说。

⑻“月亮出来了嘛。”我说。

⑼“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⑽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⑾“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

⑿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

⒀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⒁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⒂“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⒃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1.理清选文思路,将情节的发展与“我们”心理的变化按顺序填在下面表格中。

情节的发展

发现星星前,被大人呵斥,面对昏亮的天空

看星星

月亮出来后,看到星星稀少了

(3)

 

在溪流中发现星星

我们的心理

(1)

(2)

郁闷惊疑

同情星星

(4)

 

 

 

2.文中的“我们”是一群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请分析第四段画线句子“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的妙处和作用。

4.如何理解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郁闷伤心(2)快活得意(好奇快活)(3)联想到月亮像大人(4)喜出望外 2.(1)渴望大人理解和尊重(在大人盲目威压下感到压抑苦闷)。我们捉迷藏,大人却来干扰呵斥,毫不讲理,我们无可奈何,害怕顺从。(2)富有好奇心。星星出现引起我们惊呼,我们很想知道有多少星星、星星有多少光角儿、它们有怎样的来历。(3)充满快乐。捉迷藏、数星星,都是寻找快乐、表达快乐的方式。(4)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稀少的星星、帮星星藏在水里,表现了“我们”的同情心。(5)想象力强。觉得星星是一群孩子、觉得星星稀少是因为受了月亮的惊吓、认为雪片是星星的尸骸、认为晚霞是焚烧星星的大火、认为溪流里的星星是在躲避月亮,这些都是奇特有趣的想象。(答出四点即可) 3.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眼中星星活泼可爱的特点;表现了“我们”对星星的欣赏、喜爱之情,表现“我们”数星星时兴奋活跃的情状。与前文“我们”“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形成对比(为后文写月亮出来之后星星稀少无光彩的情形作铺垫,或与后文月亮出来之后星星稀少无光彩的情形构成对比),揭示威权(家长)对于鲜活个性生命(儿童)的压抑,引起读者的思考,突出本文的主旨。 4.(1)在妹妹眼里,月亮比星星大的多;星星害怕月亮跟“我们”害怕大人是一样的。(2)月亮地位高有威严,夜空属于月亮的就像这个世界是属于大人的一样。 本文表达的情感有:(1)同情孩子没有自由的活动空间;(2)不满父母那种随意约束孩子自由的行为和态度;(3)希望大人能理解孩子,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解析】 1.考查梳理概括情节和理解内容。第1到2段,是被大人呵斥,只好到门前树下发呆。第3到5段,是我们看到满天星星,非常快活。第6到9段,是月亮出现,星星少了,我们郁闷疑惑。第10到13段,是思考找到答案:月亮就是天上的大人,压制星星,星星像孩子一样可怜(“情节的发展”这一栏中,本处情节要填的空也可以由“同情星星”反推同情的原因:月亮像大人,星星像孩子一样被赶走)。第14到16段,是在小溪里发现星星,让它们躲在那儿;本文是一篇孩子因观星有所感,呼吁大人给孩子理解和尊重的文章,观星过程中的喜悦与忧疑与因大人产生的苦闷心情是始终融汇在一起,因大人呵斥而郁闷出屋,因星星出现而暂时喜悦,由月现星稀而想到大人的压制,由再见星星又生欢喜之情。分析题目中已经出现的答案可知,“我们”的心理变化要自己归纳,要尽量从文中找出启示,选择最恰当的词来表述。“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是“郁闷”。“只好蹑蹑地出来”是“伤心”。“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是“快活得意”。“‘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是意外之喜(喜出望外)。 2.考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要先整体把握文本,概括主题,再围绕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主题是:希望大人能理解尊重孩子,能保护这个童贞的世界。为了表现这一主题,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表现孩子的种种天真稚气可爱(应该理解尊重、值得理解尊重),所以塑造的这群孩子具有几乎一切孩子的美好特性。具体分析时,要从文中找出语句,或概括出相关事件,特别要注意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是进行动作描写,写出受到呵斥后的害怕无奈顺从委屈,“‘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是语言描写,写出因大人的态度而产生的郁闷,这两处都表现出对理解的渴求。“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是动作描写,表现出孩子天真的好奇。看到溪里的星星后,“我们赶忙下溪去捞”是动作描写,以为水中的星就是天上的星,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3.考查句子赏析与作用分析。赏析句子常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从修辞上看,本句描绘了星光满天时的灿烂情景,非常生动。具体可以分析出两种修辞手法。把天空比作雨天的池塘,把星星比作万千水泡,形象生动地写出注目看星时,星光在视野中放大,星星越来越多的感觉,这是比喻。星星是“沉睡的孩子”,会“睁开”眼睛,这是拟人,写出对星星的喜爱之情(把星当作可爱的孩子来看);分析句子的作用通常从结构与内容两个角度。本句不是开头结尾也非过渡,就从内容上看,写出星光满天时的这种亮晶晶的感觉,使孩子们精神一振。与刚出屋时“痴呆呆”的样子形成对比,谴责了大人盲目威压,给孩子造成伤害,这是突出了主题。满天璀璨星光也与后面的月朗星稀形成对比。 4.考查重点句子的含义及理解主题。第一问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妹妹眼中,“大人”是野蛮不讲理的,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办事。“大人”一来,孩子就要不快乐。“大人”大,孩子只好听从。天上的星星就像人间的孩子,本来欢快地玩耍,月亮这个“大人”一来,星星(这些孩子)就散了。这是妹妹(孩子们)对大人的不满,在天空中的折射。第二问考查理解主题,要结合全文来分析。“哦”是一种遗憾,遗憾大人不能理解孩子的心,让孩子们不如意不快乐,没有一个圆满幸福的童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杨利伟

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⑵火箭起飞了。

⑶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⑷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绷紧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⑸“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

⑹火箭逐步加速,我感到压力在不断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在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身体的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⑺但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⑻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而且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⑼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⑽当时,我的头脑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⑾那种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⑿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⒀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钟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⒁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⒂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⒃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行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⒄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1.综合全文,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节选自航天员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

B.这一节的标题“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是作者的夸大之词。

C.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抒发自己作为中国航天员的自豪之情。

D.就写法来看,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2.下列句子中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⑴自然段中,“几秒钟”表明时间之快,“上千吨”写出了数量之多,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火箭起飞时的速度之快。

B.第⑶自然段是细节描写,准确细腻地写出火箭起飞时,作为中国首飞航天员的“我”当时的紧张状态。

C.文中出现的“26秒”这样的数字,能更科学严谨地展示说明共振持续时间短,但是我的难受状态是非常明显的。

D.第⑿自然段插入“我”飞回地面向工作人员描述火箭共振过程及地面工作人员改进火箭技术工艺的内容,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3.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杨利伟到你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至少设计两个问题)

 

查看答案

    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①,加二斗水,相参②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注释)①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②参:通“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用水二斗(回去,回家) B.水也(好像)

C.尔第不我法耳(遵循) D.于是(不同)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

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          (2)清涟而不妖           (3)乎众矣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对《爱莲说》的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从中提取出有关“家风”的几个关键词。

春节期间,央视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广泛关注。那么“家风”到底是什么?从基本字面意思看,家风就是基于长期的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所形成的一个家庭所具有的可以持续和传承的风气、风俗与风尚。

你的提取关键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中消协将分别给予点评,及时曝光。(将“关于”改为“对于”)

B.即使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将“但是”改为“也”)

C.我们要下决心,花大力气,争取在本世纪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先进水平。(将“把”改为“使”)

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将“极为”删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