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蜗牛在慢慢地爬树,它想到高处看远方的风景。人们笑它“日爬树三尺,夜退两尺,五尺之树非一日能上”。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它一直在前行……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
命题作文:真的不容易
要求: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十九大将人工智能正式写进了报告。2017年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工智能备受关注。
材料一:
2018-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材料二:
在2017年8月,科大讯飞公司发布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和系统”刷新了世界纪录,读片准确率达到94.1%。2017年的“双11”格外绿色智能,国内不少电商和快递公司在物流领域布局人工智能,配备了智能机器人进行快递分拣,有的机器人只需充电几分钟就能工作几小时。这些智能机器人能识别出快递的面单信息,然后设计出分拣最优路线。
材料三:
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让人不去重复自己,而是去创新,让人的工作得到进化。我相信机器会让人的工作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有创造力。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
发明AI可能会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为文明画上句号。
——英国知名物理学家 霍金
(1)请说说材料一中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
(2)人工智能运用广泛。阅读材料二,依次概括人工智能在相关领域的作用。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班级召开“人工智能利弊谈”辩论会,针对下面正方陈述,结合你对上面三则材料的理解,请你走上辩论台参与辩论。
正方:我方认为,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机遇,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人工智能可以承担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可以显著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多有价值的、能发挥人类智慧的工作岗位。另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人类探索新的未知领域,让我们看到更宽广更有趣的世界。
反方:我方认为,___________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乙)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①。日晡②,至北固,舣③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④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⑤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金山夜戏》)
注释:①兖yǎn:兖州,位于山东省。②日晡bū:傍晚时分。③舣yǐ:停船。④噀xùn:喷洒。⑤韩蕲王:南宋名将。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余拏一小舟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日晡,至北固 (4)徐定睛,视为何许人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句中停顿,限划两处。
余 大 惊 喜 移 舟 过 金 山 寺 已 二 鼓 矣 。
4.(甲)文深夜赏雪,(乙)文金山夜戏,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特征?
5.两文写景所涉及内容同中有异。“同”表现在都写了夜景,并着重写了景中之人,请你说说两文写景的“异”表现在哪里?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3.在本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阅读《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回答问题
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
(李洪兴)
①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真正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②我们离经典有多远?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稽古厅,一睹文津阁《四库全书》真容。原稿原书原函,离人们只有最后一层专藏库玻璃门的距离。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文韵也随着人群流动。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
③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故官博物院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④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无论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⑤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才是有尊严的。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这才无愧于近600年积淀。可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⑥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使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这样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现代社会,各种“奇观”炫目,人目迷五色难以静心,思想容易扁平化。这个时候,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大众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让心灵和生活都更加丰盈,更有利于涵养时代的文化水源,让时代和社会都更加丰厚。这又何尝不是全面发展、美好生活所需?
⑦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化开放具有实现“美美与共”的重要意义,结合文章③--⑥段内容,说说文化开放会带来哪些好处。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简述第③段的论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