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把默写的内容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山气日夕佳,。(...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把默写的内容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

(2)东风不与周郞便,                。(杜牧《赤壁》)

(3)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4)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5)              ,惊起沙禽掠岸飞。   (欧阳修《采桑子》)

(6)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诗句“                         ”体现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志。

(7)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情态。

 

(1)飞鸟相与还(2)铜雀春深锁二乔(3)星河欲转千帆舞(4)无可奈何花落去(5)微动涟漪(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 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乔、帆、涟漪、骥、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示的情景。

(2)“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甲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

 

查看答案

    (甲)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①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yánɡ)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恒,然后能改(犯错误) B.征求无(已经)

C.入则无法家士(同“弼”,辅弼) D.百姓不(忍受)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不同一项是(    )

A.孙叔敖举海   百里奚举 B.动心忍性  刀劈狼首

C.必先苦心志   饿体肤 D.不思则罔  死于安乐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第①段从国家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第②段从个人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

B.甲文中第②段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

C.甲乙两文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

D.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4.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查看答案

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发挥交通方面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节选《中国石拱桥》)

1.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本质到现象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一般到个别 D.由原因到结果

2.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引用  举例子 B.举例子  打比方

C.作引用  列数字 D.作比较  列数字

3.对文中有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石拱桥总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B.第②段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可以调换。

C.第③段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D.第③段中“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的“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茅盾说:“《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以后在重庆写的。” 茅盾,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

B.《美丽的颜色》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的过程。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C.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一般我们把前边部分称为主语部分,把后边部分称为谓语部分。

D.根椐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不准随地吐痰!”是感叹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