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陪伴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

题目:陪伴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范文 陪伴 他是千千万万父亲中最普通的一个。他没有呼风唤雨的权势,却能在我心田上栽种无数朵幸福之花。他的怀中,有我喜欢的温度。他用尽温柔来守护我的幼稚,年少的我曾经把这柔情当作禁锢自由的囚牢。但任何时候,我都感谢他,感谢他一路的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父亲的爱虽不像母亲那么细腻,但他却爱得更深沉。有人说,父亲的爱如果能够体会得到,那就不叫父爱了。是的,父爱虽然无声,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忽视这份浓厚的爱,更不可以忽略父亲的陪伴。 父亲的陪伴,是写在纸上的父爱。 自从上了初二后,学习任务异常繁重,特别是下半学期,因为地理生物要结业考试,所以连接不断地通宵复习。那天夜里,我拿起地理书准备复习,可还没五分钟,我便烦躁地把书丢在一旁,我想:明天再背吧,反正还早着呢。于是,便去洗漱准备睡觉了。回到书桌前,便看到一张淡黄色便条贴在台灯上,上面写着:早。以前有鲁迅在桌子上刻早用来激励自己,父亲想叫我刻苦啊!又一张便条出现在我的书桌角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爸爸会一直陪着你的。父亲的爱虽沉默,不善言辞,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我的关心。 父亲的陪伴,是一年四季不变的风景。 因为学校离家较远,家里长辈又担心我自己骑车上学不安全,所以就把上放学接送这个重担交到了父亲手里。父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地“专车”接送,这是他无言的陪伴。 到最后,父亲的陪伴逐渐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默契,也变成了我们心宣不照的小秘密。 爸爸,谢谢你的一路陪伴。孩子不会让你失望! 【解析】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陪伴”指随同做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人又是孤独感极强的动物,很多时候,我们有很强的孤独感,没有陪伴,我们会非常难受。所以,“陪伴”的最大作用是减少孤独感,获取幸福生活的力量。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可以起更大的作用,可以是:陪伴使我健康快乐,陪伴使我独立,陪伴让我有前进的勇气,陪伴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等。虽然没有指明,但可以有无限的选择,主题选择非常宽泛;在选材上,可以常规化,写亲人朋友老师的陪伴。也可以打破常规,如写物(宠物、爱物)的陪伴,写精神体式(榜样、哲理信条、大自然等)的陪伴。也可以用没陪伴的孤独反衬陪伴的重要。还可以换个角度,去陪伴别人,收获被别人需要的快乐,从而体会到陪伴的价值;在表达上,“陪伴”首先是行动,是过程,为了使内容充实,要对“陪伴”有具体的详细描写。“陪伴”不仅是身体上的“陪”,更是精神上的“伴”,要写出对方能理解支持,让自己不孤独,给自己的精神带来温暖慰藉感觉,这种精神相伴产生的力度要描写出。有些“陪伴”是交心,未必要很多语言描写,但心理描写一定要足。最好采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可以写足“陪伴”感的产生与“陪伴”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1)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3)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4)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5)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

2.第(3)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各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⑦和⑮段中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它们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3.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朴实的话语表现了父亲此时复杂的心情。请用第一人称,以父亲的口吻描写当时的心理活动。

4.文中第⑬段为什么写“父亲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地回忆(节选)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ài      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儿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得弯下腰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得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儿,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得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ài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湿

2.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女孩子的性格特征。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竹柏影也             乃悟前狼假寐,以诱敌(《狼》)

B.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C.相与步中庭           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D.月色入               路不拾遗,夜不闭

2.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念无与/为乐者

3.将下面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记承天寺夜游》强调“闲”,《湖心亭看雪》着重“痴”。“闲”字,表现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各题。

潭上作

[唐]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