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命题作文:心底,流进一股清泉 要求: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

命题作文:心底,流进一股清泉

要求: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

 

范文: 心底,流进一股清泉 我的心底常流一股清泉,洗涤着灵魂,滋润着生命。我深知:心灵纯净,是生命的初源,是灵魂的本色出演! 公园里,湖上的冰苏醒了,汩汩的泉水清澈如洗地肆意流淌。微风拂过,泉底的鹅卵石映着水波像是要顽皮地跃出水面,那星星点点的几抹红,竟是鱼儿穿梭的倩影,泉水泠泠作响,像是少女的浅笑。我的心像是坠在了荷叶上,荡啊荡,一股清泉醉卧心底。 一切都新生了,是孩子一般天真的漫妙,争奇斗艳的花丛,引得蜂飞蝶舞,鸟鸣虫唱。然而,那棵老梧桐树下,却有份宁静在守望——那是一位在树影掩映下挥笔作画的老人,身着一袭青色长袍,须发飘飘,眉眼中透出一种高洁的孤傲,看面容虽已年过花甲,却无半点衰弱之态,反而多了些仙风道骨。 我静静地走近,站在他的画架后面,只见,他有时脚步轻柔,笔尖微动;有时挥臂甩袖,笔下生风;有时顿笔凝神,抚额深思……他将所有情感不遗余力地倾注在画笔上,缓时,他好似诸葛亮轻摇羽扇;疾时,他犹如吕布挥舞长戟。我情不自禁地靠近老人,这次,我看到了他的画作——湖面五彩斑斓,一片片氤氲开了泉水的颜色、水底游鱼的颜色、岸边柳树的颜色,那清泉仿佛在纸上流淌,鱼儿仿佛在纸上嬉戏,柳枝仿佛在纸上拂动飞扬……原来,老人用的是一支情感的画笔啊! “爷爷,您是画家吧?”我带着几分崇敬问。“不,我只是个画泉水的。”老人浅笑。“画上的泉水分明是流淌的呀!不是画家怎会画得这样好?”我的疑问泉涌而出。“我每天看泉、赏泉,了解春风来了,它怎么流淌;寒风来了,它怎么顽强。”老人意味深长地一笑,“到了这把年纪,看了一辈子泉,下辈子也忘不了它的澄澈呀。” 爱泉,爱画,爱生活,爱得澄澈,爱得执著!我顿悟:澄澈与执著是与生俱来的气质,不以职位和学识做筹码,一如老人清泉般的心流淌着清泉般的澄澈——心灵澄澈,看天地万物皆为汩汩清泉!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找准题眼是关键,由题目“心底,流进一股清泉”可知,该题目的题眼是“一股清泉”,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个“清泉”并非单指自然界的泉水,而是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温暖的,真诚的情感,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要分析“心底”这个词,它给“清泉”限定了位置,也就是说这份美好和真诚是从内心而来,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什么样的事或者人,或者某一处风景会让我们的内心有这样的感受。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事物来进行描写。这篇文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散文。写记叙文可以从某个事件出发,写出它带给自己的这种温暖的,美好的感受,我们可以描述自己在困难之时得到了同学或者朋友的帮助,也可以描述环卫工人不辞劳苦给我们带来了整洁的环境等;写成散文,要注意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这个可以从某处景物出发,在某一个场景下想象到了历史上的爱国忠烈,或者某一个自己喜欢的诗人、词人等等。无论写什么文体,我们都要明确文章突出的是真善美,“这股清泉”让我们的心底温润清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半命题作文:        小传

提示:(1)请在横线上补充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家人、同学……注意写作时既要有概括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2)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每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班级计划开展“人无信不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名字,并简单概述故事内容。

(2)阅读下面材料,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又是一年“3.15”,2017年的主题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网络消费用户投诉案件数同比增长14.78%。网络消费领域侵权事件多发,与网络购物自身特点有关。商家身份隐蔽、交易平台虚拟、开网店的门槛过低,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商家资质无保障、售后服务欠缺。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盗取消费者银行卡和账号信息,引起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加大了网络支付风险。

主要信息: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及学校校报小记者对老徐的采访对话,在横线上补充完整小记者的采访问题。

3月20日中午,徐小建开着轿车行至中梁山某处,与一辆车发生擦挂。两车司机发生冲突,抓扯中,徐小建将对方司机唐宏推倒在地,唐宏不省人事。徐小建在老爸提醒下,立即将对方送到医院。后在交巡警协调下达成谅解协议,其父亲老徐按照协议,一次性偿付43万元,并称自己“教子无方”,要为自己和儿子的行为承担责任。

(采访对话)

记者:徐伯伯,您好!我是某校校报记者,我们都挺感动于您替子赔钱这件事。

徐某:哎,千万别,这事主要是我儿子不好,我特别惭愧。

记者: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可以吗?

徐某:可以,请问。

记者:

徐某:我不管对方有没有责任,我要做的是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孩子;我也不觉得这只是我儿子的事情,毕竟“养不教,父之过”;我只知道这个事我承诺了要赔给别人,就一定要做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处  阙:_________   (2)沿阻绝  溯:_________

(3)虽乘御风   奔: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  属引: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

4.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夏、秋两个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5.说说“悬泉瀑布,漱其间”一句中加点的“飞”一词在表达上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野  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说说你对“徙倚欲何依”中“徙倚”一词的理解。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查看答案

阅读《陪母亲过年》,回答问题

陪母亲过年(池宗平)

前些年,母亲身体还棒的时候,我们兄弟姊妹也都正值意气风发。为了生意,为了理想,为了工作,为了这为了那,我们全国各地四处跑,总是很难凑到一起。而今年,早在一个月前,我们兄妹几个便已约定,过年时一定回家。

母亲年轻时守寡,也是一个寡言的女人。而今老了,我们姊妹几个却都不在她身边,她一个人寂寞又孤苦。我们心里都很内疚。

大姐又来电话了,问我:"幺妹,吃饭了没?"我说还没呢。大姐说:"你猜我做了什么?我做了母亲最爱吃的花生米炖猪脚,给你也留着呢。你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后给你姐夫打电话,他去接你。"临了,大姐又加了一句,"我已给母亲盛了一碗饭了。"

大姐总是这样,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像母亲。

我们兄弟姊妹几个陆续到家了,聚在大哥的老房子里,加上几个各自的新家庭成员,足足坐了两桌。对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话匣子便拉开了。

不知谁将话题扯到了母亲最疼谁这个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母亲最疼的人是我。原因是:那时,每逢家里来客带来了礼物,母亲给我们分食时,我总能多分一些。还有,每逢我与哥哥姐姐们玩耍时,只要一拉哭腔,母亲就握着鸡毛掸子追得他们满院子跑。

我不服气地说:"谁叫大哥那时候太倔强,每次母亲追打他,他总要梗着脖子涨红着脸不服气;谁叫二姐跟大姐偷着说,老幺才是亲生的,还联合起来对付我……"说到这里,我回头看看母亲,母亲正笑得一脸灿烂。我们兄妹几个也都笑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母亲手心里的宝。可母亲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她只能把重点放在弱小的孩子身上。那时,我总爱生病,一生病,母亲就会格外照顾我。而哥哥姐姐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他们似乎从来不生病,不需要妈妈操心。所以,现在我的记忆里,有很多和妈妈一起相处的温馨片段。

另外,还要听母亲的话。家有家规,母亲喜欢讲规矩,在家里,她有很高的威望。母亲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得去做什么。这个是难题,可家庭就像一艘大船,总得有协助又听指挥的人,船才能往前走不是?所以,勤快好使唤的孩子,母亲最喜欢。

哥哥姐姐们觉得我最受宠,是因为他们没有我乖巧呀!比方说,跟邻居家孩子打架,要是打架的人是大哥,肯定会挨妈妈一顿打或骂。本来,他的理由明明比我还正义,可偏要梗着脖子红着眼睛永不低头。

一阵得意之后,我调皮地说:"如果不是长大了,我是绝对不会把这些秘密泄露出来的。"哥哥姐姐及孩子们都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说到这里,我们都不由得抬头去看母亲,母亲正开心地笑着。我们几个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直没吭声的大哥终于说话了。他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去年,母亲到我家过年时,她跟我聊天,说的都是你们的事情。母亲说,我们家里,付出最多的就是大姐,而得到最少的也是大姐。因为,那时家里穷,大姐读书最少,只能留在农村。"我们一下子都愣住了。是啊,我怎么就从没注意这个细节呢?其实,母亲到我家时,跟我聊得最多的也是大姐呀!因为,我们的大姐,正如母亲所说的那样:付出得最多,得到的最少。

我们不约而同地举起了酒杯,望着大姐。大姐一脸的惶恐不安。我们将酒杯举到大姐面前,异口同声地说:"姐,我们敬你了。"大哥说:"姐,这杯酒我敬你,你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了。"二姐说:"我们今后每年都回家过年看望您。"我说:"姐,我们今后一定会常回家看看。"……

此时,门外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冲天的烟花映红了窗外的半个天空。

我们都起身,一起跪在了母亲的面前。一个月前,母亲离开了我们。在这个大年夜,她的相框被我们这些儿女们安顿在桌上一堆丰富的水果菜肴后面,她正笑望着我们,那眉目、那神态都与从前一模一样

1.文章主要以“我们兄弟姊妹”相聚时的对话来写母亲,这属于什么描写手法?从“我们”的言谈中可看出“我们”对母亲有着怎样的感情?

2.文中三处画线句子都在写母亲的笑,这有什么深刻寓意?

3.简要分析文中大姐的形象。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结尾才交代母亲一个月前“离开了我们”这一情况有何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