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数量虽小,却影响巨大。一束阳光,可以温暖整个冬天;一册书卷,可以承载岁月沧桑;一双眼睛,可以穿透人的灵魂;一声叮咛,透露出浓浓的关爱与牵挂;一次散步,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生活中那无处不在的“一”定然也曾让你或惊喜、或感动、或深思、或振奋……
请以“那一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开在心灵的荠麦花
张西武
①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上,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
②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把我十七岁的青春曝晒成村夫般的沧桑,我的心情就像这暴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请原谅一个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生命之初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像个农夫一样在农田里拼命劳作。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的,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哈。”在那个贫困的旧时光里,能吃上一顿面食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也看到满地荞麦花开,在微风中荡漾。我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继续劳作。
③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都种完了,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但我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了,你还是去复读吧,你一直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农村的苦,和盼望我能有出息的决心。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
④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亲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⑤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几乎要落泪,母亲为了这点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吃一顿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熟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母亲的自信,让我很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
⑥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竟然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⑦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时,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
⑧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
(选自2016年11月《思维与智慧》)
1.根据提示写出“我”的情感态度变化。
—— —— ——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l)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
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荞麦花”在文中的作用。
班上开展以“诚信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河南省高中生陈奕帆,骑车时不慎刮蹭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因车主不在现场,他写了一封道歉信,并用信包着寒假打工挣来的311元钱,卡在宝马车门把手里,使车主大为感动。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说,这名高中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值得大肆宣扬;有人说,社会需要弘扬这样的正能量。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上图是中国古代一则经典故事,请你概述故事内容,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诚信学子勇担责任
按要求填空。
(1)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3)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6)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颈联和尾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魏武:曹操,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追尊他为魏武帝。②行役:带有任务而跋涉路途,这里指代部队行军。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失汲道 (2)乃令曰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
3.“望梅止渴”现在用来比喻什么?你如何看待文中曹操的做法。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 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B.清流见底 不见曦月(《三峡》)
C.夕日欲颓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康乐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
B.四时俱备 学而时习之 (《论语》)
C.自康乐以来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一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