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回答问题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随着疫...

阅读《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回答问题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

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

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

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

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02月03日,有删改)

1.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哪些说法?请简要概括。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3.文章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加点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5.“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简要概括防病毒口罩“防病毒”的特点。

(链接材料)正常的口罩有三层结构,最内的一层通常是我们看到白色的,它紧贴我们的鼻子和嘴巴,是柔软的一层结构,可以吸水,所以戴了口罩以后时间长了会看到它是潮湿的。最外面的一层往往是有颜色的,一般是浅蓝色的,是防水的,就像雨衣一样,所以对于一些喷射的飞沫,或者液体它可以有物理的阻挡作用。而中间的一层是滤网,是口罩的核心部分,根据它的孔径大小不同,就定义为不同的型号,比如说,N95口罩,它能过滤掉95%以上的直径在0.3微米以上的小的颗粒物质,包括病毒和细菌。

 

1.①“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重复利用。 ②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 ③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 2.逻辑顺序。本文首先提出说明内容,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接着通过消灭病毒原理及口罩本身结构,进一步说明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最后,说明一次性口罩是无法消毒后使用的,提倡除了在高危场所的使用外,普通人可以对一次性口罩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3.列数字、作比较。准确说明了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的特点。 4.不能去掉。加点的句子表示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在普通家庭使用口罩的时候不需要用一次就丢,去掉的话意思过于绝对不够全面,与原文意思不符,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防病毒口罩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实现的。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可结合重要语句“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本文提出三个问题,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然后一一解答,说明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接着说明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最后,“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对普通人来说,没有”说明一次性口罩是无法消毒后使用的。这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结合第③段画线句的内容,从“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这些数字表明词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画线句比较了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与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医用口罩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来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有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普通人”指大多数人,但也有特殊人群。如果删去,句意过于绝对,与原文不符。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材料的理解。可结合文章第三段“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和材料中“对于一些喷射的飞沫,或者液体它可以有物理的阻挡作用。而中间的一层是滤网,是口罩的核心部分”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少年书架》,回答问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线索。

2.本文写了四件事,请根据内容概括填空。

________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___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3.第⑦段划线句中“难以名状的光泽”折射了妈妈怎样的心理?

4.第⑨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查看答案

    (甲)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 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下列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之苍苍,正色邪         父利然也

B.飞                    自钱孔入,钱不湿

C.生物之息相吹也          能径寸之木

D.奚适也                父未尝语我也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而飞                             ②去以六月者也

怪者也                           ④此亦飞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此小大之辩也。

4.结合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鴳的形象。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完成“低碳生活”的相关问题。

(1)什么是低碳生活?

(2)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3)作为班长,你向同学们提出哪些建议,以实现“低碳生活”?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

①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

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

⑥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周南·关雎》)

⑧《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