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作者感到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分析

 

1.电影事件促使作者,决定弃医从文。(意思对即可) 2.前一个“他们”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意思对即可) 3.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意思对即可) 4.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5.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作者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这道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先通读文章,找到小说的主要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把这些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选文的时间是在日本学医的时候,地点是学校的讲堂,主要人物有“我”,日本青年学生,事情的起因是在下课前看时事影片,经过是日本青年学生大呼“万岁”,结果是“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决定弃医从文。据此即可概括出主要内容:电影事件促使作者,决定弃医从文 2.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含义:一是弄清楚词语的本意(即字面意思),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文本义。如果有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要借助修辞来理解。根据语境“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可以理解出:前一个“他们”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根据语境“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可以理解出: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3.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上下文语境“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可知,作为一个来自弱国的留学生,本想学好医学挽救国家。但在日本,时时处处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是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自己的国家民族受到侵略者的肆意嘲弄,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4.这道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这里引用的是帝国主义对弱国人的一种轻蔑说法,在本无因果关系的“弱国”和“低能儿”之间加上“所以”,再加上“当然”强调,深刻揭露了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情感。 5.这道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可知,作者本想到日本学习先进的医学,希望让国人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以此解救我们这个深处灾难的国家。从“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可以看出,作者通过看电影事件终于清醒地认识到,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觉醒意识,国家民族才有希望。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两岸连山,略无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3)引凄异,空谷传响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在文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色的,并简要说说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4.从全文看,在第4段中,作者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2.诗中直接抒发作者对西湖美景喜爱之情的是哪两句诗句?

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

(1)王绩在《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颢在《黄鹤楼》中,情景交融,抒发游子悲苦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渡荆门送别》中,李白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意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据课文填空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3)____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查看答案

写作。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平凡其实并不平凡的人,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甚至有清洁工、看门人、小商贩……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他们平凡普通,看似微不足道,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却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力量。

请以“我读懂了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抓住人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3)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