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材料作文 慧眼识“疫” 材料一:疫情下的中国速度 只用10天时间,7000余名建...

材料作文

慧眼识“疫”

材料一:疫情下的中国速度 

只用10天时间,7000余名建设者日夜鏖战,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容纳16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中国速度”,疫情之下再一次充分展现。

……

材料二:疫情中的人性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是我们时代的英雄。

我们都希望生活是充满爱和善的。但似乎随便哪一天点开新闻,事实就会告诉我们绝非如此。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而最深的“人性之善恶”,往往存在于你平静的生活。

……

材料三:疫情中的你我

师生们都说,多少年后,再回望这个2020年初的寒假,一定会发现,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课程。小小的肩膀,自此懂得了担当、收获了成长。

……

……

面对疫情,谁都不是旁观者。参考材料,现在请你把在这次疫情中“看”到的最深刻的东西写下来。

写作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600左右;不能引用材料内容,卷面整洁,禁用涂改用品;写出自己的心声。

 

范文: 抗击疫情,礼赞英雄 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批战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种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 ——题记 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上,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前线;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他们,守护着健康,保卫着生命。 普通的我们无法到达正面战场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这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祝愿他们平安早日凯旋。 彩虹为证,千古不变,我要高歌。为生命喜悦,万物都歌颂你的慈爱,大地诉说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 【解析】 本题为材料作文。阅读三则材料,我们看到了在这场关于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涌现出了一个个负重前行的逆行者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关于“最美逆行者”、“责任”、“奉献”、“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信念”、“坚强”、“希望”、“光明”等主题。或表达自己对此次疫情的看法,或描写发生在身边的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或向这些疫情中的逆行者们致敬。选材料时,可以是奔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武警官兵、一线的工作人员、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和捐赠物资的好心人士,也可以是自己身边许许多多默默奉献自己力量的平凡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 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有删改)

(注释)末:粉末。愈:痊愈,愈合。旋:不久

1.给下列字注音。

(1)啮___________

(2)戕_________

2.解释文中的词语。

(1)转转不 ________________

(2)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

(3)其果不出血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至石半/定非我所见

B.   如言/一盗拽妻起

C.   果于数里外/不其所以然

D.   又戕其耳/人不知不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

5.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

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甲文原文填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山北之塞__________

(2)残年余力__________

(3)甚矣,汝之不__________

(4)虎亦_________

2.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4.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甲)文体现了愚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世世代代不放弃,锲而不舍的精神。

B.(乙)文小儿胆子非常大,根本不害怕老虎。

C.(甲)(乙)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乙)文妇人的“仓皇”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自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B.不以也    疾:快

C.黄牛山  迳:经过 D.望见此物  犹:好像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

C.乘奔御风      途迳信宿

D.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描写。

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望岳》中表达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和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对文章写作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陋室铭》中运用托物言志,借“陋室”表达自己的情趣。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用六个排比,气势铺排,据此事实得出结论,令人信服。

C.《愚公移山》生动的细节描写,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周亚夫军细柳》一文运用正面描写,通过文帝和群臣的反应正面塑造周亚夫的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