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放学的铃声响了,我和张华相视一笑,彼此心领神会,于是快速地收拾书包,走出校门。一路上,忙碌的小商贩正演奏着动感的爵士乐;路边的茶店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各种车辆在街道上穿梭着……我正陶醉于我们伟大的计划中,突然,张华喊了一声:“快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发挥你的想象,自拟题目,为此文续写一个故事,字数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以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1)__________ 议种瘪种
(2)__________ 给儿新生
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3.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4.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文中表明作者与阿长关系非常亲近的是哪句话?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2.作者并不知道阿长的真实姓名,却对“阿长”名字的来历做了认真的说明,有什么作用?
3.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阿长”怎样的性格特征?
4.这三段文字写作者“不太佩服”长妈妈,但全文结尾处却又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矜 (jīn) B.家圃(pǔ)
C.但微颔(hàn)之 D.忿 (fēn)然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 ②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_)
③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 ④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陈康肃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木兰诗》选段,完成小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赏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从木兰辞官回家这一情节看,你认为木兰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1)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5)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
(6)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