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解读。
问:“一旦发生中日战争,你想日本会不会发生革命呢?”
答:“日本的革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一定的。在日军一遭到严重的失败,革命就不可避免地马上要开始发生了。”
问:“你想苏俄和外蒙古是否会卷入这场战争,是否会来帮助中国?在怎样的情势之下,才有这种可能?”
答:“苏联当然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国家。它不能不顾远东的事态。它不能保持消极被动。它是坐视日本征服全中国,把中国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还是帮助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争取独立,同俄国人民建立友好关系呢?我们认为俄国会采取后一条途径的。
以上是____和____之间的问答,提问的记者通过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写成了《____》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____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里的石林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ū,或如猛禽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在花海的印衬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憨态可jū( ) 婀( )娜多姿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美不胜收”中,“胜”的意思是 。这段文字运用拟人、 等修辞方法,描绘石林千姿百态的景象。
(4)请仿照画线句接着写两句。
默写古诗文。
(1)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②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③冰霜正惨凄,________。(刘桢《赠从弟》)
④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⑥________,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2)理解性默写。
①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写景来交代行踪,用比喻来暗示内心抑郁、飘零之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作文
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久久回味的那一刻,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欣慰之后,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你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
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放学的铃声响了,我和张华相视一笑,彼此心领神会,于是快速地收拾书包,走出校门。一路上,忙碌的小商贩正演奏着动感的爵士乐;路边的茶店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各种车辆在街道上穿梭着……我正陶醉于我们伟大的计划中,突然,张华喊了一声:“快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发挥你的想象,自拟题目,为此文续写一个故事,字数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以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能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伙,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
(1)__________ 议种瘪种
(2)__________ 给儿新生
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3.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4.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