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叙文阅读。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

记叙文阅读。

家之脉

陈忠实

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我拔掉竹简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人的门脸儿。”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也来找我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50余里路程,全凭步行,我13岁。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退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50里为我送干粮方便多了。

⑨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⑩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

⑪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

1.文章主要记叙了爷爷、父亲与“我”三代人培养下一辈读书受教育的事情。仔细阅读文章,概括相关文段的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文章段落

主要内容

①②

父亲在“我”上学日送“我”珍贵的笔和纸,“我”将孩子们的上学日视为家的庆典日。

③④⑤⑥

(1)________

⑦⑧

(2)________

⑨⑩

父亲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拼死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我”在颇不轻松的情况下供养孩子们上学。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像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样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3.读完文章,你认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一句中“这”指的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家之脉”的理解。

5.请在第⑦段横线处写一个关于景物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的片段。

要求:(1)符合上下文的情境。(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字数不少于150字。

 

1. (1)爷爷有一手好字,父亲大年三十为乡亲写春联;“我”也为村人写春联,只是儿女们已提不起毛笔写字。 (2)父亲冒着大雪为在校学习的“我"送干粮,“我”多次转车送女儿去外县补习俄语。 2.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村人比作花瓣,将父亲比作花蕊,生动地写出村人将父亲团团围住的样子,表现出村人对父亲能舞文弄墨的羡慕和崇拜.也体现出“我"为父亲自豪的心情。 3.勤劳俭朴,热爱知识,重视教育,关爱儿女。 4.“这”指的是家中几代人传承不断的文化意识。 第二问示例:在作者心中,读书是生命中光明的开启,是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开始。爷爷、父亲和“我”坚守、传承传统文化,竭尽全力、克服困难供下一代读书,也用言传身教影响了下一代,重视孩子读书的家风已得到延续,成为了“我”家的“家之脉”。或:①文中父亲受爷爷的影响,读过书,字写得好,爱读书;“我”受父亲影响,书法好,有文化,成为作家。②父亲在最艰难时,送两个儿子读书;“我”也克服困难送女儿补习俄语。③家庭的文化意识代代相传,成为了“我”家的“家之脉”。 5.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人物加事件。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细读第③至⑥段可知,这几段写了我家几代人写毛笔写的情况。第③段写爷爷写的字极好,第④⑤段父亲和我为父亲们写春联,第⑥段写孩子们却不会用毛笔写字;细读第⑦⑧段可知,第⑦段写了父亲顶着大雪为了送干粮,第⑧段写我多次转车送孩子去学外语。据此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划线句分析。将“村人”比作“花瓣”,将“父亲”比作“花蕊”,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村人对父亲能舞文弄墨的羡慕和崇拜。结合“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体现出“我"为父亲自豪的心情。 3.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根据“我拔掉竹简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 ‘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得出:勤劳俭朴,根据“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得出:热爱知识,重视教育;根据“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得出:关爱儿女。 4.本题的考点是代词的指代对象: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根据“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有了做私塾先生的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却心强气盛地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分析得出,“这”指的是家中几代人传承不断的文化意识。第二问:结合“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可知:读书是生命中光明的开启,是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开始。要竭尽全力、克服困难供下一代读书。根据“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宇,字是人的门脸儿。’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可知:父亲受爷爷的影响,“我”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读过书,字写得好,爱读书。根据“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颇不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可知:父亲和“我”克服困难送孩子读书,家庭的文化意识强。据此理解作答。 5.答案不唯一。结合“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写出景物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即可。如:看着路上的雪,厚厚的,空中,鹅毛片一般的大雪还在下着。我的心顿时疼了一下,这是我的父亲,竟然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我的父亲呀,雪那么大白茫茫的,你是怎么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学校的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辄:于是,就。②幸:幸而,恰巧。③贼:这里指作乱的人。④宁:难道。⑤邪():通假字,相当于“吗”,表示疑问。⑥拯:救助。

1.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去(委:抛弃,舍弃) B.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C.有一人依附(欲:愿望) D.遂携拯如(初:原来的情况)

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下车引

A.歆辄难 B.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C.好之者不如乐 D.学而时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4.你认为当时的人们如何评定华歆、王朗?这样评定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渔人,此指船夫。②临圻():地名,在今山东。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本诗为七言律诗。

B.古时候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亲友相别往往难以相见,所以古人重离别,离愁别绪常常成为文人吟咏的主题。本诗属于送别诗。

C.“柳”同“留”,“渡头”是送客之地,诗歌运用这两个常见意象,用眼前之景来烘托离别之情。

D.“行客”是指来来往往的过客,一个“稀”字,渲染出诗人与友离别时难以自抑的悲伤痛苦之情。

E.第二句点明朋友将去之地,也暗写出诗人伫立江边,目送朋友渐渐远去时的情景。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两句。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对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急切兴奋地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要求强背《鉴略》的痛苦往事,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B.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作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伪和残酷。

C.《琐记》中,作者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有“肚子疼”绰号的是沈四太太。

D.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藤野先生。

(2)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此文段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作者是明朝的____,此文段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这一情节中的妖魔是____。书中的猪八戒有忠勇善战的一面,但在选段中也可以看出他有____的缺点。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寓情于景,对朋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羁旅之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也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查看答案

你的班级将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会中设计了如下节目:“友谊辩论赛”“友谊诗词赏”,请你再增添两个节目,写出节目名。

(2)活动中,同学们分小组交流有关交友的典故,你搜集到了哪些呢?请写出两个(只写故事名称)。

(3)请从“孙悟空、武松、林黛玉、诸葛亮、鲁滨孙、汤姆·索亚”中挑选一个做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不超过50字。

示例: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他多疑妒杀杨修,但我钦佩他军事上的谋略和一统天下的抱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