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孔子赞赏的中庸 《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孔子赞赏的中庸

《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也觉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质上遭到了破坏。而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因为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

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

《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他很正直。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们那里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对孔子的这段话历来有很多争议,现代更有人严厉批评这是以亲情破坏法制。但其实孔子的意见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

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其带来的伦理损害要远远大于偷羊之类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伦理损害。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

当然,中国古来有“大义灭亲”之说。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维护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父子相隐”的道理,取的是“攘羊”这样的例子。你不能说孔子不反对偷羊,但这和“大义”毕竟还有很远的距离。“文革”年代官方鼓励人民相互揭发,芝麻绿豆、扯屁撒谎皆往“大义”上靠,弄到夫妻在床上关了灯都不敢放胆胡说,这时想到“父子相隐”,会明白它的道理了吧。

《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意思大概是怕对自己有所不利。于是孔子答应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孔子淡然一笑,洒脱得很: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用现代法律的概念来说,就是在不能表达本人真实意志的情况下签订的文书不具法律效果。

上面说的三件事,性质都有些不同,但都表现了孔子的一种性格特点、思想特点,就是不用极端的、偏执的态度来看待道德问题。我对孔子,不像有些人崇敬得那么厉害,但很喜欢他的温厚与看重常情常理,觉得这是一位好老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曾经发过一些非常重要的议论,其中一点,是健康的道德必须建立在正常的人情、人性的基础之上。回头看孔子,他并不很背离这个道理,儒家理论,有许多是到了后来才演化得苛酷乃至奇怪的。

1.下列对于子贡赎人一事的理解,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鲁国有对赎人者给予补偿的政策,这项政策是为了鼓励鲁国人赎回那些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

B.孔子赞同、维护鲁国关于赎人的政策,他认为子贡的"子贡赎人行为"既破坏了鲁国好的政策,又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

C.子贡赎人却不接受政府补偿,孔子认为这并不高尚,因而批评子贡的做法。

D.孔子认为子贡的做法可能会导致鲁国人逐渐变得冷漠,不再像以前那样热心于赎人。

2.对于“孔子赞赏的中庸”特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道德标准,不将道德本身作为追求目标。

B.认为亲情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不顾亲情会给社会伦理带来很大损害。

C.认为不是本人真实意志的承诺,可以不用履行。

D.随着封建社会制度发展成熟,它逐渐演化得苛酷甚至奇怪。

3.最能体现本文的写作意图的一项是

A.表现孔子不用极端的、偏执的态度来看待道德问题的思想。

B.说明孔子的意见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

C.说明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

D.表现孔子是温厚的好老头。

 

1.C 2.D 3.A 【解析】 1.C.有误,文中没有内容可以判定孔子认为子贡并不高尚,孔子批评子贡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不利,并不是不高尚。故选C。 2.D.有误,“随着封建社会制度发展成熟,它逐渐演化得苛酷甚至奇怪”,这只是儒家理论后期的演变情况,不是“孔子赞赏的中庸”区别于其他思想的特征。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意图的辨析能力。结合内容,从“上面说的三件事,性质都有些不同,但都表现了孔子的一种性格特点、思想特点,就是不用极端的、偏执的态度来看待道德问题”中可知,作者主要通过三件事情表现孔子不用极端的、偏执的态度来看待道德问题的思想。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B.通过注入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元素,绿道为城市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交互界面,人们漫步绿道,便是在阅读这座城市,与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对话。

C.高铁,中国速度;高铁,中国奇迹。从绿皮车到高铁动车组,出行工具的变迁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更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变革。

D.应急管理,归根到底是专业性和社会性兼具的工作,不能片面强调专业化而忽视基层基础工作;也不能因为现实条件约束,而忽视了专业化建设。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这种新型的自行车租赁模式彻底改变了城市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令自行车“重现荣光”。

B.自媒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实施,是健康发展、阳光发展、为网络经济文化的繁荣贡献力量的前提。

C.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公共停车资源,规范了停车秩序,改善了城市环境。

D.港珠澳跨海大桥海底沉管隧道的安装和生产技术为世界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样本和宝贵经验。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抄录或笔记,这种______________的办法笨是笨极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高不了;陈寅恪读书,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_ 的读书方法同时适用于科学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的“放声疾读,久之自悟”。

A. 博览     质疑     诵读     精读

B. 精读     博览     质疑     诵读

C. 诵读     精读     博览     质疑

D. 质疑     诵读     精读     博览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亵渎xiè dú)     进(pián)  强guō

B.彬有理(bīn)   守()    羡       

C.揉造作(jiǎo)   言(zhēn)  形骨立

D.yòu)       游)    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阿尔焦姆很少收到弟弟的信。每当他在市苏维埃办公桌上见到灰色信封和那有棱有角的熟悉的字体,他就会失去往常的平静。现在,他一面撕开信封,一面深情地想:“唉,保夫鲁沙,保夫鲁沙!咱们要是住在一起该多好。你经常给我出出主意,对我一定很有用,弟弟!”

保尔信上说:

阿尔焦姆:

我想跟你谈谈我的情况。除你以外,我大概是不会给任何人写这样的信的。你了解我,能理解我的每一句话。我在争取恢复健康的战场上,继续遭到生活的排挤。

我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一次打击过后,我刚刚站起来,另一次打击又接踵而来,比上一次更厉害。最可怕的是我现在没有力量反抗了。左臂已经不听使唤。这就够痛苦的了,可是接着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我本来只能在房间里勉强走动,现在从床边挪到桌子跟前也要费很大劲。到这步田地大概还不算完。明天会怎么样——还很难说。

我已经出不去屋,只能从窗口看到大海的一角。一个人有一颗布尔什维克的心,有布尔什维克的意志,他是那样迫不及待地向往劳动,向往加入你们全线进攻的大军,向往投身到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钢铁巨流中去,可是他的杂体却背叛了他,不听他的调遣。这两者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

不过我还是相信我能够重返战斗行列,相信在冲锋陷阵的大军中也会有我的一把刺刀。我不能不相信,我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和共青团教给了我反抗的艺术。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不克的堡垒,这句话对我也适用。

……

握手。

你的保尔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选文中保尔说自己“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结合原著,列举此前在战场上受到的两次打击,以及此后的精神危机。

2.选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突出特色?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人生的教科书”。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