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骚扰电话
①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亲一人仍孤零零地呆在旧房里。
②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
③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④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无聊,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他。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⑤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下楼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置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欲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蹒跚,便一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再一看,我惊呆了:啊,是母亲!
⑥母亲一见我,赶紧低下头,说对不起,不该打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我更奇怪了,我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只好打个电话听听你们的声音,心里就踏实多了。又说偶尔几天家里电话没人接,就担心不过,想是不是家里出了事?也不来通知我一声。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可你总嫌啰嗦,只好闷在心里。每个星期天,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
⑦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俩人哆嗦着,一步步上楼,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仍不晓得分开。
(选自《智慧背囊》第二辑)
1.第①段中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是 、 。
2.第③段中与第②段“哄”字相照应的句子是
3.第⑦段中“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写到“我”和“母亲”都流泪了。
“我”流泪是因为
“母亲”流泪是因为
4.文章末尾“我”和母亲都未说一句话,却让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请就你的理解来分析。
5.《散步》和本文都是写家庭亲情的,它们告诉了我们怎样共同的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 下列各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对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 亩。之中(田地)
B.人恒过。 过(错误)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了解、明白)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匹敌、相当)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饿其体肤
B.空乏其身
C.动心忍性
D.入则无法家拂士
(3)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连用六个事例,有力地证明:在古代社会,出身低微不影响个人成就大业。
B.作者认为凡担大任者,必从人的意志、身体、行为等方面经受磨难。
C.孟子从个人事例推理到统治者治国,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D.选文大量使用排比句来说理,气势磅礴,力度非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屠惧,投以骨____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自后∕断其股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一位诗人用悲愤的语调写下这样的诗句:“如今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乙)邑①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②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③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邻翁素④有雅量⑤,生平失物,未尝征⑥于声色。 某诡⑦告翁曰:“鸭乃某甲⑧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⑨不骂。某益窘,因⑩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⑪。
(注释)①邑:县。②茸生:细毛丛生。③汝:你。④素:向来。⑤雅量:度量宽宏。⑥征:表露,表现。⑦诡:欺骗。⑧某甲:旧时书面语中称“某个人”,没有姓名,就说“某甲”。⑨卒:终于,到底,最后。⑩因:于是,就。⑪良已:完全痊愈。良:真的,果然。已:止,这里指病好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_______________
③人不堪其忧 堪:____________ ④三军可夺帅也 夺: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思而不学则殆 B.学而时习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3.请用“/”为下列句子断句。(画出两处)
汝 病 乃 天 罚 须 得 失 者 骂 毛 乃 可 落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5.假如你身边也有像(乙)文中居民某或邻翁这样的人,你将会怎样劝诫他?请选择其中一人用自己的话来劝说。
文言诗文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街市》
(4)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论语>十二章》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净沙.秋思》中紧扣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飞逝,启示人们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中诗人以奇特的景象,表现新旧更替,历史向前发展趋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春》
默写。
(1)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2)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论语》中表达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刘禹锡却在《秋词》中一反常态,说:“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对秋的喜爱、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