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半命题作文 初中的生活即将逝去,回首逝去的日子,大家相聚在校园里,一定洒下过无数...

半命题作文

初中的生活即将逝去,回首逝去的日子,大家相聚在校园里,一定洒下过无数的汗水,也收获过无尽的快乐。

请以“初中,这里有我的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范文: 初中,这里有我的记忆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就这样,三年的时光已即将过去。蓦然回首逝去的日子,校园里所留下的欢声笑语,就宛如梦境一般,而我却在徘徊... 朦胧中,有了失落,有了伤感,面对着分别,再次陷入了迷惘。三年了,在学校生活了三年了,多么耀眼的数字啊!和我斗嘴的他,努力的她……你们知道时间一到我们就要分开了吗?是的,你们知道,而且你们也在试着挽留,只是我们永远也逃不掉这个决定。 三年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在这里边,掺杂着多少酸甜苦辣,而我们却一起面对,一起分享,有微笑有泪水,那时我才意识到我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我看到你们一张张灿烂略显孩子气的笑脸时,心中又有了不舍。因为无论怎样我们曾一起走过,一起奋斗过,一起欢笑过。在成功与失败的起落中,我们彼此安慰彼此挽扶。 虽然这些经历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它将随着时间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难忘数学课的尾巴与午休之间的那短短的十几分钟。分针一点一点向三刻钟的点儿靠近,秒针“滴答滴答”地走过一圈又一圈。思绪早已不在了数学题上,目光锁定着操场边上的食堂。手中的笔也早已匆匆地放下,“叮叮咣咣”地准备好了勺子筷子。右脚也跟着悄悄伸到桌腿外侧,一切都准备完毕,所有的人都屏息着等待下课铃响起的刹那。只等着那在下课铃中冲出教室:三三两两地结成队,牵着手朝食堂奔去。在饭厅再聚在一起一同欢声笑语。我们的歌里溢着满满的欢愉…… 也难忘有十几个潮湿的雨季里,我小心地提着裤脚走出校园。望着从校园里涌出的一簇又一簇的伞花群,无奈,酸楚,孤独在一个人冒雨回家的路上通通化作一滴浑浊的泪,深深地淌入心底,直到你们出现在我的视线之中,所有阴霾都烟消去散。是你们为我递来了伞,“我们合一把伞回家没事,你路上小心啊!”说完,你们转身而去,消逝于人流之中,唯留下暖心的微笑绽放于那溅开在脚旁的雨花之中。 我们的歌里淌着无限的温情…… 初中的生活,有了老师们的严格,增添了滋味;有了考试的风波,增添了色彩;有了嘻哈的时光,增添了不舍,一切的一切,却尽在不言之中。初中的生活,我却依赖着它,舍不得它,但点点滴滴却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 【解析】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首先,审题。结合导语可知,题干要求作文要从初中生活选材,不能写其他时间段的生活。“这里”起限制作用,指初中学校,时间和地点都有所限制,要补充的内容则是文章的题眼和写作重点,结合“一定洒下过无数的汗水,也收获过无尽的快乐”,可补充“欢乐、友谊、挑战、风景”等,总之要补充的内容应该是美好的事物或情感,不能是消极的事物和情感,不能是孤独、疲惫等。补题时可以选择题干所给的词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思考来补充。 其次,思路。这个题目可以写记叙文或者记叙文散文,不能写议论文。明确初中生活收获的某种情感、某种感悟,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展现感受与获得的过程,表达对初中生活的喜爱、留恋和怀念之情。 第三,结构。文章可以写一件事,用一件事来展现在初中生活中的感受,可以写初中生活中的某个人、某群人、某种氛围,可以写同学,也可以写老师。选择素材时要尽量选择有趣的、有波澜的、有丰富情感的、有独特感受的、了解比较多的事件,抓住细节,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对生活真实面貌,引发读者类似情境的联想,丰富文章内容。文章可以写几件事,片段组合,这样的文章就不能以情节取胜,而是必须抓住每个片段的最重要的、最突出的、最动人的细节来描绘,能够通过这些细节迅速的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触动读者的内心,展现主题。 第四,主题。本文的主题看似简单,但是同学的思考可以深入挖掘,初中生活里的人、事对自己心灵的影响,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可以写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议论文阅读

让公众感受历史的魅力

①在一件件国宝中触摸文化的宝藏,于一封封家书中感受精神的传承……近年来,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让观众看到“历史原来这么有料”。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景在人们心中铺展。

②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正是一个感受历史魅力的窗口。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实干,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充满魅力、引人入胜,也让人看到历史中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

③古罗马学者西塞罗曾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的确,割断了历史,“现在”就失去了纵深,成为一个单薄的平面。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正是希望于其中理解当下、定位自身。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能让年轻人觉得很燃很感动;为什么公众排起长队,只为一睹2000年前的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可以说,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不仅是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也是回应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需要让公众走进“历史的场景”。翻看《史记》《汉书》,能听见垓下的悲歌、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到兴衰之理、人生奥义。看看长征路上无言矗立的红军墓碑,走进戈壁荒漠中连接天地的发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壮、奋斗史的荡气回肠。我们其实“去古未远”,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国家史、地方史、行业史、家族史,都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间活泼地呈现着。进入这样的历史场景,使得历史可触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开人们的历史视野,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

⑤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也需要让历史走进“生活的场景”。近年来,引发收视狂潮的历史正剧、开启大众阅读的大家小书、点燃观众热情的文化节目,这些作品赢得认可也正说明:历史不应曲高和寡,更不应远离生活,而应是有温度、接地气、富于人情味的。不论是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的“时光博物馆”,或是深受网友追捧的故宫文创产品,它们打动人心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历史的景深。

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历史要“活起来”,也正需要发现生活的历史场景、创造历史的生活场景。在“活化”的历史中,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定然能让更多人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群进化的内在奥秘,审视千百年的坎坷和辉煌,收获“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的启迪,得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滋养。

⑦历史学家说,往昔就是异乡。其实,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绝不是异乡,而是精神的原乡。研究历史、学习历史,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还乡”。于汗青古籍中采撷智慧,在追昔抚今中神交千古,历史就一定能成为一道来自过去的强光,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02月01日04版)

1.阅读全文,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这篇文章论证严密,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4.谈一谈你对文章结尾“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绝不是异乡,而是精神的原乡”这一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说明文阅读

这样查出密切接触者(解码)

①为帮助政府部门全面掌握密切接触者信息、方便公众自主查询,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推出了“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客户端,发挥大数据融合分析的优势,能够在海量数据中快速精准地辨识出“密切接触者”。截至2月13日16时,该客户端总查询次数超过1.19亿人次,为多地政府、多个企业提供疫情研判报告。

②用户只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迅速准确地查询自己是否为密切接触者——2月8日20时08分,一款让公众自主查询是否为密切接触者的客户端正式上线,帮助快速精准地找到病毒传播链中的密切接触者。

截至2月13日16时,这个“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的总查询次数达1.19亿人次,自我发现密切接触者93594人次。测量仪还在持续进行迭代升级,以更好地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精准辨识

④“疫情发生后,大家都关心自己是否有与确诊或疑似人员同乘一个航班、一列火车、一个大巴的经历,以及是不是密切接触者,也就是疫情传播链条中的‘B’角色。政府部门管理者也急需快速全面掌握准确的密切接触者信息,进而实现精准防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大数据分析工作专题组专家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说。

⑤为此,由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联合成立的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联合开发了风险人群感知大数据平台,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快速推出了“密切接触者测量仪”软件客户端。

⑥技术人员介绍,这个客户端发挥大数据融合分析的优势,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精准地辨识出“密切接触者”,具有数据权威、模型可信、查询准确等三大特点。

⑦权威数据的及时获取是做出精准判断的前置条件,也是“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区别于其它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最大特点。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工具平台获得了国家卫健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集团和民航局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源支持,从根本上保证数据来源权威性,为输出准确的查询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供“单位体检”“百姓自查”两种服务模式

⑧这个客户端主要分为“单位体检”和“百姓自查”两种服务模式。自上线以来,受到政府、企业、个人的欢迎,并为北京、海南等9个省市,中央军民融合办、全国妇联、国防科工局等部门和人民团体,中核工业、中国中车等中央企业提供疫情研判报告;正在为教育部、浙江省、山东省以及公安部全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应用接口。有些企业、高校、社区已规定必须使用客户端进行自查。

⑨同时,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新增了企业“小帮手”客户端,帮助企业既可以对返岗职工、访客测量体温,也可利用软件感知是不是风险人群,让返工返岗的人员放心工作。新增的社区“小管家”软件客户端已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应用,效果良好;交通站点“小战士”将于近期上线。陆续推出的一“大”三“小”软件服务,将更好地服务小区、交通运输、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工作。

不可逆加密处理保护个人隐私

⑩作为采用信息化手段抗“疫”的实践与探索,查询工具既要保证查询结果准确,也要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⑪针对大众关心的隐私保护问题,吴曼青表示,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在开发之初,首先考虑的就是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平台严格执行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强数据管控。

⑫“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使用等全流程,都是在经过高等级安全认证的中国电科云平台上处理完成。同时,“密切接触者测量仪”所有查询数据全部经过不可逆加密处理,以密文形式进行存储和比对,数据加工做到安全可控、流程合规,并严格限制每个注册用户每天只能查询三名不同的自然人以防信息泄露,公众可以放心使用。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02月14日12版)

1.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客户端。

2.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客户端是政府部门管理者为快速掌握精准的密切接触者信息,实现精准防控,而联合多个部门推出的软件客户端。

B.“权威数据的及时获取是做出精准判断的前置条件,也是‘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区别于其它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最大特点”一句中“最大”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这是最主要的不同点。

C.企业要对返岗职工、客户进行体温检测,或者让返岗职工、客户自行感知是不是风险人群,可使用“小站点”客户端。

D.“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客户端经过不可逆加密处理,可以保护个人隐私,注册用户每天只能查询三名不同的自然人信息。

 

查看答案

记叙文阅读

家乡耍活

①耍活是陕西关中的方言。关中是我的家乡,家乡人把一切玩耍的活动都用这两个字表达了,就像城里人把一切游乐活动统称为娱乐一样。

②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的耍活大都是从玩土耍泥开始的。再长几岁,就会学着大人丢方。我19岁离开村庄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那时还不知道我们村里谁会下象棋,因为我从来没见人下过。到90年代初期,我应邀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写剧本,其间和西影厂编剧竹子去了一趟我的家乡,才知道村里已经下象棋成风了,而下得最好的,就是我的父亲,竹子就和我父亲在我家的院子门前摆开象棋盘下起来,竹子下棋的水平在西影厂也就一般,但和我父亲在一个小时内下了三盘,我父亲都输了,父亲深有感触地说,看来,下棋也有大学问!

③有一句流传至全国的顺口溜:“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吃一碗面条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我们老家人确实爱吼秦腔,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打麦碾场的时候,大人们在大太阳底下,戴着草帽,牵着拉碌碡的牲口缰绳,一边扬着鞭子一边唱秦腔,往往是此伏彼起,有男的唱,也有女的唱,更有几人合唱的。那耀眼的阳光、流淌的汗水和高亢的秦腔合在一起,形成了麦场上令人难忘的情景。

④我们村里唱秦腔唱得最好的是一个瞎子,他还会弹三弦,他一张口唱,其他人就立即闭了嘴。他天生一副好嗓子,提着三弦走村串巷,用乐器和嗓音挣钱挣物养家糊口。我们知道他方游回来的消息几乎都源于他喊他儿子犬的吃饭声,他站在自家院子里,大叫一声:“犬”,周围几个村庄的人都知道他家开饭了。

⑤改革开放后不久,村里通了电,有了脱粒机,打麦的场景从此消失了,也就没了秦腔,自然成了麦收时节乡村人很大的遗憾。

⑥但是社会毕竟往前走着,新的耍活不断出现,比如有了电影,逢年过节,或者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就会请一场电影来,让一个村庄的人看。前几年我回家乡,父亲告诉我,如今看电影也很少了,因为每家都有电视机,在家里都把电影看了,还跑到外面弄啥?!

⑦我知道父亲爱吼几声秦腔,就问父亲这几年有吼戏的场合没有,父亲笑笑说,过去大家在一块儿做活,说唱就唱起来了,有个互相比的心,如今单个做活办事,唱不起来。想想又说,有一次你弟开着拖拉机拉着我去赶集,路上高兴了,忍不住吼了两句秦腔,但吼了两句也就停了,一个人唱,寡气,没意思。

⑧去年9月,和我一起上初中的一个同学来到郑州,他的儿子考上了郑州这边的大学。“你把书念成了,我没念成,我得让我儿子念成。”他这样说,话语中渗透着自豪和满足。我发现他的头发已经白了许多,胡子也没有刮,看上去很苍老,就问他家的经济情况,因为目前在我去过的一些农村,最穷的是两种家庭,一是家里有大病号,另一种是有孩子上大学。他低头一笑说紧是紧一些,但也不至于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受穷,他说他家承包的土地全都栽了苹果树,每年能卖两万多块钱,而且不用交农业税了,供一个大学生没问题。这就让我放心了,中午请他喝酒。他酒量小,两杯酒下肚,脸就红了,指着自己的脸问我,“你看我像不像杜甫?”我一愣,心里想,你咋能像杜甫?嘴里说:“你比他胖。”他却说:“重要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说着立起来,做了个捋胡子的姿势,并戏曲亮相一般地定住格:“这下你看像不?”我看着更不像,就笑起来。这一笑,他也笑了,坐下来说,“自古到今,咱那的人有了钱就置地盖房子娶媳妇。眼下呢,这些都不在话下了,村里一伙人就想在今冬把钱凑到一块儿,排个新秦腔,剧名叫《杜甫》。我就在争这个角儿呢!我把台词全部背过了,唱腔不但背过,而且琢磨着唱了不下50遍,应该说每一个唱腔都能达到西安来的导演的要求。我给你唱一段吧?”我连忙摆手,心里想这儿是饭店,不是乡村,能说唱就唱?嘴上却说:“你一准能唱好,你从小就嗓子好,凡是耍活你都比我强,来来碰杯。”

⑨前几天郑州下大雨,他冒着雨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几乎没认出来,因为他的胡子垂到了胸口。他说这是为戏留的胡子,因为去年冬天他们的《杜甫》演得很成功,他现在一有时间,就琢磨《杜甫》的事,他是跟儿子一起来的,儿子去学校了,他来跟我商量《杜甫》。

⑩“不是很成功吗?”我问。

⑪“成功归成功。”他捋捋胡子说:“导演还是不满意,说我演的唱的都成,就是气质不成。我就是来请教你,咋个把气质弄成?”

⑫我看着他,心想诗圣的气质是一般人能修炼出来的?但我不能给他泼冷水,毕竟,当普通农民都开始琢磨怎么弄成杜甫的气质时,他们的耍活就要成气候了。我把茶端到他面前:“不就是个耍活嘛,放开弄!”

摘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1.这篇散文立意深刻,作者通过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大人们在大太阳底下,戴着草帽,牵着拉碌碡的牲口缰绳,一边扬着鞭子一边唱秦腔,往往是此伏彼起,有男的唱,也有女的唱,更有几人合唱的。

3.联系上下文,谈一谈你对文章第段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耍活”为线索贯穿全文,重点介绍了下象棋、唱秦腔等家乡耍活。

B.选文第④段讲述了唱秦腔最好的一个瞎子走村串巷、养家糊口的故事,他喊儿子回家吃饭的故事幽默风趣。

C.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论述的,文中多次出现父亲的感触和叹息,表明父亲对新出现的耍活的不满以及对秦腔的怀念。

D.起先在酒店喝酒时,作者对初中同学排练新秦腔饰演杜甫并不看好,是持否定态度的。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①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②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A       ;不能袜,B       ;不敢杖,C       ;不敢仰,D       。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干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③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弃,状如潮涌。俯视深阬、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栗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释)①白练:白色的娟带。②芟夷:古汉语词汇,指除草,或铲除。③“海马”:指黄山当地上山、下山背送游客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_______

②草高_______

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B.忽/有片云起/为荫遮。

C.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

D.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4.根据你的理解,将“被水沃透”、“动陷软沙”、“被风掀落”、“虑石崩压”四个词语恰当填在文中的A、B、C、D处。

5.这是一篇记述游山经过的优美文字,袁枚把黄山的山峰、云海、落日描述得形象逼真,请根据文段概括出黄山山峰的特点。

 

查看答案

古诗词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B.诗的首联运用典故,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

C.颔联中仙人一去不再回返,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D.颈联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两句对仗工整,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2.尾联写出了浓浓的乡愁,历来被人们所称颂,请简要分析作者在尾联是如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