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扇轻摇的时光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扇轻摇的时光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

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

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还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

晚饭后,母亲把邢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有什么含义?

2.你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

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

4.选文中加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

5.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1.①一是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②二是指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 2.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意外和欣喜。 3.“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4.运用了景物(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出“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5.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 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结合“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可知,标题的表层含义是指快乐的童年时光;结合文章结尾“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日,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可知,题目的深层含义是指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 2.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赏析一定是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格式:修辞(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内容+修辞。结合前文“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愣”字写出母亲对“我”执意到外面纳凉去主动陪伴她的举动感到十分意外,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写满笑意”则写出了母亲因为能和女儿相处感到高兴。 3.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贪婪”“啃”是对“我”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吃水果时的情态,表现“我”对家乡瓜果的喜爱;而“心满意足”是对母亲的神态描写,母亲看到女儿又吃上了喜爱的瓜果,内心是满足和喜悦的。 4.本题考查学生对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及其效果的掌握情况。自然环境描写即是对自然界的描写,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这里对乡村景物的描写首先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其次,“虫鸣”“南瓜花”“月光”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农村夏夜安适恬静的气氛,烘托出“我”心情的闲适,与母亲在一起的温馨。 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认为能删去,因为删去这一人物后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同时这个故事与本文温馨的整体氛围不相符。也可以认为不能删去。东英是一个连男人干活都赶不上的女人,可见她身体的强壮,可就是这样一位身强力壮的女人,在突然之间去世了,而因为“我”正是得知她的去世,从而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才改变了第二天就回去的想法,明白了要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不要求统一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白处。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4)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6)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鲁丹三说中山之君而不受①业,因散五十金事其左右,复见,未语而君与之食。鲁丹出,不反舍,遂去中山。其御②曰:“反见乃始善我,何故去之?”鲁丹曰:“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未出境而公子恶③之,曰:“为赵来间④中山。”君因索⑤而罪之。

(选自《韩非子·说林》)

注:①受:接受②御:驾车的人③恶:中伤④间:离间⑤索:追索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语/而君与之食 B.何故/去之

C.夫以/人言善我 D.未出境/而公子恶之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散五十金事其左右                    ②遂中山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复见,未语而君与之食。

②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4.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淮上与友人别

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B.诗中的“渡江人”,应是指将要离别的诗人自己。

C.飘飞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D.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笛声,两人在离亭久久流连,不忍分手。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岸边杨柳依依,春光明媚,诗人借此衬托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B.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

C.“愁杀”二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令人生出无限的怅惘之情。

D.“君向潇湘我向秦”满含深情的表达了两人友谊之深。

 

查看答案

对下列语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②会场上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莲在清凉的琉璃中燃烧着炽烈的火焰。

A.比喻  夸张  对偶  拟人 B.对偶  夸张  拟人  比喻

C.对偶  比喻  拟人  比喻 D.比喻  夸张  对偶  夸张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横线的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多分为外宅和内宅两部分。______________

①外宅为宾客居住,内宅为主人居住。

②垂花门为四合院内的二进门,俗称“二门”。

③内外宅之间用一堵墙隔开,这堵墙上的门通常用垂花门。

④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

A. ③①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