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的空中课堂
作文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姓名。(4)不得少于700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文章第①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⑤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任选其中一种简析其作用。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纪念傅雷
施蛰存
①1966年9月3日。这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二十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
②现在,我书架上有15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几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有他的亲笔题字。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1979年4月16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几年来,我就是默对这些东西,悼念傅雷。
③1939年,我在昆明。在江小鹣的新居中,遇到滕固和傅雷。这是我和傅雷定交的开始。可是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只有两次,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从此,和他谈话时,不能不提高警惕。
④1943年,我从福建回沪省亲,在上海住了五个月,曾和周煦良一同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去看过傅雷,知道他息影孤岛,专心于翻译罗曼·罗兰。这一次认识了朱梅馥。也看见客堂里有一架钢琴,他的儿子傅聪坐在高凳上练琴。
⑤我和傅雷的友谊,只能说开始于解放以后,那时他已迁居江苏路安定坊,住的是宋春舫家的屋子。我住在邻近,转一个弯就到他家。五十年代初,他在译巴尔扎克,我在译伐佐夫、显克微支和尼克索。这样,我们就成为翻译外国文学的同道,因此,在这几年中,我常去他家里聊天,有时也借用他的各种辞典查几个字。
⑥1958年,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不过,有一段时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会动员出去办托儿所,她们俩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间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况。
⑦1961年,大家都蒙恩摘除了“帽子”,可以有较多的行动自由,于是我又常去看他。他还在译书,而我已不干这一行了,那几年,我在热衷于碑版文物,到他那里去,就谈字画古董。他给我看许多黄宾虹的画,极其赞赏,而我却又有不同的意见。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
⑧1966年8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9月10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⑨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⑩傅雷逝世,其实我还没有了解傅雷。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一步地了解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选自《傅雷与他的世界》金圣华编,有删减)
1.全文写了傅雷三“怒”,请参考例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另两“怒”(每一“怒”不超过20个字)。
一怒:当年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
二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研读自然段,说说作者对傅雷性格的“刚直”是如何评价的。
3.从文章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傅雷?
4.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句话的理解。
5.第⑩自然段提到“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请问“这种家庭教育”指的是什么?你希望得到这样的家庭教育吗?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①置酒而招之。造②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③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④。
——《五柳先生传》
(注释)①或:有时。②造:往,到。③晏:安然。④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1.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____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便要还家(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
(3)性嗜酒(______)
(4)造饮辄尽(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发现桃林——发现桃源——进入桃源——做客桃源——离开再寻桃源的故事。
B.乙文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了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C.甲文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D.甲文语言简洁生动,涉及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世外桃源等。
5.下列对乙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B.“好读书,不求甚解”批评了五柳先生的不良读书习惯。
C.“性嗜酒,期在必醉”表现了五柳先生率真放达的性格特征。
D.“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6.阅读乙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
7.“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陶渊明描写这个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用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雨 晴
王驾(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这首小诗情景交融,请结合前两句具体赏析。
2.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展现汉字魅力,育英中学准备举行学生书法比赛。在比赛筹备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学校准备于6月8日下午三时在大阶梯教室举行书法比赛,并拟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王老师担任评委。下面是某同学与书法比赛筹备组的名义拟写的一份邀请函,其中部分内容存在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为表示尊重,邀请函在正文前应添加称谓,并使用敬语:_________________。
邀请函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得体,应删去,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邀请函格式错误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为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比赛现场要挂一副对联,小明同学拟写了下联,请你补写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堂堂正正做人。
(3)下面是王老师担任评委后整理的关于比赛现场学生错误执笔姿势的统计表,请你据此写出所获得的主要信息,并简要评价这个统计表的作用。
错误握笔姿势 | 人次 | 比例(%) |
手腕扭曲 | 16 | 7.69 |
手指抓抱笔杆 | 22 | 10.37 |
手指曲卷掌心 | 127 | 59.70 |
执笔太竖 | 12 | 5.69 |
执笔太低 | 87 | 40.9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