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论美
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波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订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她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1.文章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或: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第一段中,“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四段中,“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这句中的“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道理?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出至少两种。
5.《论美》一文,体现了培根文章怎样的写作特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①张怀民,即张梦得,他于元丰六年贬谪黄州,寓居承天寺。②闲人,这里指不热衷于名利,能够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树林阴翳 (2)念无与为乐者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乙)文中画线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官期间所写,请比较两文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本诗写的是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诗中哪里看出的?
2.从诗中“旧时”二字看出,作者赋予燕子什么身份?
3.在这首古诗中,作者主要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
根据提示默写。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此曲只应天上有,_______________?(杜甫《赠花卿》)
(3)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一串串笑声,一阵阵呐喊,一张张照片……组成了记忆中的那些事,它们像一颗颗洁白无瑕又璀璨夺目的珍珠。请你把那些珍珠从记忆中捡拾出来,以“捡拾记忆中的珍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在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