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新华中学举办了“网络与我相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解决以...

综合性学习。

新华中学举办了“网络与我相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解决以下问题。

(1)在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感知身边的安全”公众体验展上有许多的参展单位,他们都有自己的参展主题。请你仿照示例,为新华中学拟写一个参展主题。

示例:农业银行:共筑网络安全,护航金融服务。

(2)目前手机已经走进了中学生的生活,使用手机上网的中学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请你谈一谈对“手机上网”的看法。

 

(1)示例:新华中学:扫除网络阴霾,共建和谐校园。 (2)示例:我们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上网。使用手机上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的资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但是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上网”,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也有伤害。 【解析】 (1)这道题考查拟写主题词的能力。主题词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语言上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注意题干要求,为新华中学拟写一个参展主题,意味着主题词前边要带上参展单位“新华中学”,同时还要紧扣宣传周的主题“感知身边的安全”。比如:新华中学:远离不良信息,争做阳光少年。 (2)这道题考查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关于中学生“手机上网”,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既要看到它的好处,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好处能够让我们快捷地获取到更多的资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危害是如果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上网”,既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分散我们的精力,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我们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上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封感谢信,按要求答题。

 

感谢信

尊敬的黄老先生:

首先,让我们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我校周六举办的读书活动中,您给我们殷切的关心指导。A您尽管关荣退休了,都还惦记着我们的课余学习。B您经常拨冗抽出休闲时间,热心为我们讲名著里的故事和自己的读书经历,我们从中得到很多教益。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不负重望,奋发进取。C贵校的领导也十分感谢您的善举。

让我们全体师生再次向您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祝您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学生会

2019年6月10日

 

(1)这封感谢信的格式有两处错误:一是    ,二是   

(2)信里有多处语病,请选两处修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灯笼红

牛汉

①我们家乡有一种香瓜叫作“灯笼红”。这瓜熟透了以后,瓢儿红得像点亮的灯笼。我的曾祖母就像熟透了的灯笼红,她面孔焦黑,布满老树皮般的皱纹,可是心灵却如瓜瓤那么又红又甜,我的童年时期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历了艰难的一生,最后在生命的内部酿出并积聚起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

②曾祖母至少活到八十岁以上,我四岁那年,她无疾而终。我跟她在一盘大坑上挨着睡,她死的那天晚上,把我的被褥铺好,像往常那样,如打坐的僧人,久久不动地盘腿坐在上面,为的是把被窝焐得暖暖和和的。我光身子一出溜钻进被窝,曾祖母隔着被子抚拍我好半天,直到入睡为止。那时正是严寒的冬天。当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梦的时候,曾祖母在我身边平静地向人生告别了。

③我睡得死,醒来时天大亮。平时曾祖母早已起床下地,坐在圈椅里跟祖母说话,今天为甚仍稳睡着?侧脸一瞧,一双绣花的新鞋露在曾祖母的被头外面,不是过大年,为甚穿新鞋?还有,她怎么头朝里睡?我愣怔地坐起来,看见姐姐立在门口嘤嘤地哭泣,屋里有几个大人靠躺柜立着。我坐起来,刚喊了声“老娘娘”(家乡对曾祖母这么叫,第一个“娘”读入声),就被一双有力的手臂连被窝一块抱走,送到父母住的屋子里。我哭着,我并不晓得曾祖母已死,喊着“老娘娘……”这时我才听见我的几个姐妹也都哭喊着“老娘娘”。

④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我从远远的街角一露面,她就可着嗓门喊我“汉子,汉子,快过来!”我们家乡女人把丈夫才叫“汉子”,曾祖母“汉子汉子”地叫我,引得过路的人狂笑不止。这个细节我一直没有忘记。我跑到她身边,她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一进大门,有一间堆放麦秸的没门没窗的房子。麦秸经过碌碡压过以后很柔软,我们叫“麦滑”。当年的麦秸都有股浓馥的太阳味儿,我自小觉得凡太阳晒过的东西都有一股暖暖的甜味儿。在收割季节的庄稼叶子上能闻到,地里的土坷垃上能闻到,熟透的“灯笼红”香瓜散发出的太阳味儿最浓。

⑤曾祖母叮咛我:“你看着,不要让人来。”我心里全明白,假装着懵懵懂懂,隔着麦秸,我早闻到了诱人的灯笼红的香味。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麦秸里沉聚的芬芳的太阳味儿被扬了起来,刺得鼻孔直痒痒。她终于掏出三五个“灯笼红”,逐个闻一闻,挑出其中最熟的一个递给我,把剩下那几个又深深地寄在麦秸里面。家乡话中的“寄”是藏匿的意思。甜瓜寄在麦秸里两三天,能把半熟的瓜酿得全熟,浓浓的香味溢出了瓜皮。香味正如同灯放射出的光芒,只不过不像灯光能看得见。其实跟看得见也差不多,一闻到香味就等于看见红烁烁的瓜瓤了。我们回到大门口磨盘上坐着,曾祖母眼瞅着我一口口地把瓜吃完。

⑥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已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

⑦听说曾祖母年轻时性子很刚烈,说一不二,村里有个姓王的武举人(是全县有名的摔跤场的评判),都怕她三分。到了晚年,她却异常的温厚,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安静地等着大雪深深地封盖住它。她从人世间隐没了,回归到了生养她的浑然无觉的大自然。大自然因他们(无以数计)生命的灵秀和甜美而更加富有生育的能力。

1.本文是一篇感人的回忆性散文,表现了祖孙之情,文章主要回忆曾祖母的哪些小事?请分条概括。

2.品析语言。

(1)曾祖母跪在麦秸上,双手往里掏,掏得很深,半个身子几乎埋进麦秸里。(从描写手法角度)

(2)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品析加点词的含义)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回忆曾祖母对自己的爱,而题目却取作“灯笼红”,有何含义与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

⑤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1.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划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根据文意,说说除夕夜吃饺子蕴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勃,号绛侯,沛人。文帝即立,以勃为右丞相。上以诏列侯就国,乃免其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勃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勃,复爵邑,孝文十一年薨,谥曰武侯。

(有删改)

注释:①国:封地。②冒絮:头巾。③狱辞:案件的供词。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的断句(两处)

其 后 人 有 上 书 告 勃 欲 反 下 廷 尉 逮 捕 勃 治 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霸上____

(2)常____

(3)乃____

(4)于是使使持节赦勃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2)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4.从文中看,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共同特点是____;文帝在对待父子两人的态度中也有一共同点是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思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富贵不能____

(2)以顺为____

(3)入则无法家____

(4)空乏其身____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诸侯惧/已之细柳君 B.残年余力/请军礼见

C.得为大丈夫乎/且置土石 D.筋骨/如土石何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甲)文中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确实是“大丈夫”,而孟子则认为他们是“妾妇之道”,公孙衍、张仪与“妾妇之道”的共同点是“____”(用(甲)文中的一个字回答),这里运用了类比手法。(乙)文中孟子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与上文论证“生于忧患”形成____(填写作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