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探究下列材料,按要求填写空格。 材料一:1902年11月,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

探究下列材料,按要求填写空格。

材料一:1902年11月,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强调小说对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把经世致用的思想演绎到极致。此外,鲁迅、瞿秋白、茅盾、巴金等人也从“感时忧国”改造社会的目的出发进行文学创作。

——《文学的使命、价值和意义》

材料二:“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对文化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但人们对小说创作的要求是多样的。小说创作不可能,也不应囿于某一种理念。囿于任何一种理念的小说创作,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文化的生态园不论何等多种多样,如果缺少为文化的使命而分担一点儿作用的文学,则这样的文化生态是令人遗憾的。我倍觉荣幸的是,与我同时获奖的4位作家同行,都以自己创作的小说参与了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拾遗补缺’。我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文学精神却基本一致”。

——作家梁晓声

小说创作植根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它肩负着(1)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的使命。古往今来,多少小说家在创作中勇担使命,留下了一部部闪烁着文学光辉的绝世佳作,给予我们精神与力量。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沧桑;几个牡蛎,尝尽世态炎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划线句子,结合《孔乙己》或《变色龙》填写)。

 

传播文化,启迪人们思想 一碗烧酒 看清不公现实 【解析】 (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根据材料一中的“强调小说对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材料二中的“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对文化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可知小说具有促进社会改革与进步,影响世道人心的使命。可表述为:传播文化,启迪人们思想。 (2)本题考查仿写。划线句出自鲁迅小说《故乡》中中年闰土尊敬地称小时的玩伴鲁迅为“老爷”的情节。表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仿照其格式,结合《孔乙己》中孔乙己小店喝酒的情节可仿写为:一碗烧酒,看清不公现实。结合《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利用穿脱大衣掩饰自己尴尬的情节可仿写为:一件大衣,显示人性丑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日,一幅日本捐赠物资的图片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因为在那批物资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八个汉字,寥寥数语传输了别样的温情。(将“传输”改为“传递”)

B.回归祖国 20 年,澳门取得了令全中国人民为之骄傲的历史性成就,“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澳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一带一路”前加“随着”)

C.这是选拔了一批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比赛,也是为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主流文化传播注入新生力量。(将“也是”改为“更是”)

D.2019 年,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年超过 1000 多件文物回归。 (删掉“超过”)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B.爱心人士高飞和她的朋友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广西山区,给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C.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留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思。

D.虽然正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小婷获得了市作文比赛的冠军,大家得知消息后还是喜出望外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经历一整年的低位 pán huán_____后,人民币汇率已走出寒冬,重回稳定运行的轨道。

(2)院里的金菊从春天开到秋天,一拨又一拨,好像金鸡展翅,永不 diāo xiè_____

(3)昨天下午3点40分左右,洪泽湖上出现了 hǎi shì shèn lóu_______壮观景象。

(4)他一言不发地看着对方,方正的脸上带着 bù xiè zhì biàn_______的神气。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乐府诗《木兰诗》)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整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背影》里的“父亲”吗?“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还有《走一步,再走一步》里的“我”,“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

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