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①记忆中,父亲的一双手老是在我的面前挥动……
②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
③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天去学校报到时,送我去的是父亲。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有草和树叶的气味。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
④父亲说话时,抚摸着我的肩胛的手始终没有移开,他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
⑤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要把他送到校门口。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开始不习惯,不要紧,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⑥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我要出远门,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不能随便走动,只能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天,我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呐呐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我知道,父亲心里并不好受,他是怕我难过,所以尽量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⑦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父亲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吗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
⑧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是有点老了。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
(赵丽宏《挥手》 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三次送我的经历。
第一次:A_____ ______,父亲面带微笑;
第二次:父亲送我去农村“插队落户”,B____ _____;
第三次:C___ ________,父亲泪流满面。
2.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③段中父亲为什么会对我的问题“答非所问”。
(2)文中第⑦段写到父亲送我的时候脚步“慢”下来,试分析慢下来的原因。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是一项是( )。
A.文章回忆了父亲三次送我远足的经历,选材安排上有详有略,详写父亲第一次送我的经历。
B.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对第一次离家的“我”的疼爱和不舍之情。
C.第⑥段划线句子,写出父亲知道“我”已经长大了,所以对于男人,不必有别离的伤感。
D.文章第①段总领全文,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展开叙事,思路清晰。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比较文章第⑧段和链接材料在写作意图上的不同点。
文言文阅读。
[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 乙]从石首①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回墨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迟②耳。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③。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雷,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余笑曰:“同胞相调,常事耳。”因大笑。明日,风始定。
(《岳阳纪行》袁宗道)
(注释)①石首:地名。②濡迟:慢。③尼:滞留。
1.解释下面加点字。
①略无阙处
②虽乘奔御风
③薄暮风极大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相与步于中庭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
C.故渔者歌曰 经纶世务者
D.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
4.[甲]文写三峡风光,[乙]文写岳阳风光各有怎样的特点?都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1.请赏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妙处。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话言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画面。
综合性学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请你参加八年级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下列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关于“诚信”的诗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____)
①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⑤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⑥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2)下面是《校园传真》的小记者对诚实守信模范王阿姨的采访,请你结合语境,帮小记者完成采访问题。
小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阿姨:比如平时对朋友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
小记者:谢谢您!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每一个人都有梦想,这犹如阳光的高处,时刻指引着我们不断向上向前。②同时,每一个人还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犹如尖毛草的根,伸向地底,越扎越深,汲取更多的水和养分。③一棵茁壮成长的树,一株不服输的小草,不但要使劲儿拔高自己,还要努力在根上发力。④正如古人所说的警句:“大木百寻,根积深也”。
(1)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语病: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标点: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提示正确默写古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②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③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⑤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⑥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