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请以“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要求有真情实感。

要求:①阅读文字材料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范文 心中的阳光 在我的心中,有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这一束阳光是我新来的语文老师。 在我们班上,新来了一位语文老师,他就是李老师。他的身体有些发胖,头发是稀疏的,中间的头发全秃了,班上有些同学赐予称号:“地中海”。因为岁数大的原因,他要戴一副老花镜。脸上总是挂着一脸的笑容,给人亲切的感觉。有些同学不知为什么对他有些反感。但我觉得,他就像一位慈祥的爷爷。而且,他就像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着我的心。 在他来之前,我比较自卑,经常不敢举手。就算被老师点了名,回答还是沉默寡言。但是他让我感到了自信,阳光。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上课时,会说一句:“同学们,不要害怕,即使你说错了,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给了大家启示。就是这么短短一句话,让我有了自信,上课举手的次数多了,自然也会有好成绩了。因为这束“阳光”,让我自信,感到了温暖 他不仅会让人感到温暖,还会宽容别人。 以前当我犯了错误时,经常会挨原来语文老师一顿臭骂,过了几天又是一如既往。但今日不同往日,当你犯了错误时,李老师不会骂你,但会一本正经,轻言细语地说一些做人的道理。虽然有些道理我记不太清,但李老师说的:“君子不二乎。”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还记得他说过:“但是,别以为老师给了你机会你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老师给你机会并不是放纵你。”所以,当我犯了错误后,我会铭记在心,很少有过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了。他就像阳光,他会给我宽容,但他同样会在我犯错误时,把那束刺眼的阳光洒在我身上,让我铭记在心。 这就是我的“阳光”。他让我感到温暖、自信、亲切、宽容,但也会给你警示,让你牢记错误。我想:如果老师都像他一样,那么学生一定会像太阳花似的努力地学习。 【解析】 本篇作文考查命题作文,题目是“心中的阳光”。作文的提示语对我们理解题意以及审题立意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引导作用。“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恩师,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提示我们,作文 “心中的阳光”的主人公可以是:父母、朋友、恩师、理想和信念等,也可以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成功经验等。“阳光”有照亮黑暗,驱散阴云,给人带来温暖,令人高兴喜悦的作用。因此,作文的主题就是要体现“阳光”的重要作用。文体选择上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行,根据自己的素材积累和擅长的文体进行选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 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 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

(2)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哪三本?

(3)在斯诺笔下,文段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④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3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⑥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⑨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选自《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至少答出三点)

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1)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2)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3.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③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4.结合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老海棠树》?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①记忆中,父亲的一双手老是在我的面前挥动……

②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

③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天去学校报到时,送我去的是父亲。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有草和树叶的气味。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

④父亲说话时,抚摸着我的肩胛的手始终没有移开,他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

⑤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要把他送到校门口。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开始不习惯,不要紧,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⑥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我要出远门,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不能随便走动,只能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天,我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呐呐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我知道,父亲心里并不好受,他是怕我难过,所以尽量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⑦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父亲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吗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

⑧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是有点老了。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

(赵丽宏《挥手》  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三次送我的经历。

第一次:A_____                         ______,父亲面带微笑;

第二次:父亲送我去农村“插队落户”,B____              _____;

第三次:C___                         ________,父亲泪流满面。

2.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③段中父亲为什么会对我的问题“答非所问”。

(2)文中第⑦段写到父亲送我的时候脚步“慢”下来,试分析慢下来的原因。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是一项是(      )。

A.文章回忆了父亲三次送我远足的经历,选材安排上有详有略,详写父亲第一次送我的经历。

B.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父亲对第一次离家的“我”的疼爱和不舍之情。

C.第⑥段划线句子,写出父亲知道“我”已经长大了,所以对于男人,不必有别离的伤感。

D.文章第①段总领全文,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展开叙事,思路清晰。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链接)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比较文章第⑧段和链接材料在写作意图上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 乙]从石首①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回墨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迟②耳。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③。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雷,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余笑曰:“同胞相调,常事耳。”因大笑。明日,风始定。

(《岳阳纪行》袁宗道)

(注释)①石首:地名。②濡迟:慢。③尼:滞留。

1.解释下面加点字。

①略无

②虽乘御风

暮风极大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夏水襄陵             相与步中庭

B.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自康乐

C.故渔歌曰               经纶世务

D.春冬时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

4.[甲]文写三峡风光,[乙]文写岳阳风光各有怎样的特点?都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1.请赏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妙处。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话言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画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