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下列与本诗体裁相同的一项是:(    )

A.《野望》 B.《黄鹤楼》 C.《龟虽寿》 D.《赤壁》

2.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语?请简述理由。

3.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结合内容分析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D 2.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3.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体裁。本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绝句。 A.《野望》作者王绩,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是一首五言律诗; B. 《黄鹤楼》作者崔颢,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律诗; C. 《龟虽寿》作者曹操,是一首乐府诗; D. 《赤壁》作者杜牧,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绝句;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敌”不仅有“对”的意思,还有“抵挡”的意思。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仅突出了“空床”与“素秋”无言相对寂寞清冷的氛围,还表现自己空床独卧,实在是无法独自抵挡秋天的寒冷孤寂的情状。“敌”之一字,言简却意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凄苦。而“对”只有相对的意思,并无“抵挡”意,没有“敌”这种丰富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手法和思想感情。最后两句意为:台阶下的青苔和庭中被秋霜染红的树叶,在迷蒙的秋雨以及冷冷的清月笼罩下,越发勾起我那悠长的愁绪。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客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这两句诗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生动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独居异乡,又逢深秋的思亲孤寂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

(1)《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你更喜欢哪一个书名?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述理由。(不少于80字)

(2)《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史书。

(3)阅读材料答题

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洞口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①这段文字出自法国作家________的著作《昆虫记》,其中的“△”处指的是他笔下的________。

②请根据选段说说《昆虫记》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查看答案

默写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2)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概叹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经典,我们共赏奇景。文人墨客笔下常有空明澄澈的月色,请写出完整的一句描写月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女排在世锦赛的表现,得到了广大球迷的信赖和很多技术专家的肯定。

B.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

C.当研究员持着在“月宫”实验室种植成功的粮食蔬菜,走出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的“月宫”时,全场掌声雷动。

D.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白居易都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是盛唐时代的文人。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曦”指太阳,太阳的别称还有金虎、金乌、金轮等。

D.“烽火连三月”,烽火是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后来常用烽火或烽烟借指战事。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体育课上,同学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完成了接力赛的训练任务。

B.他的语文基础很差,作业里的错别字经常是络绎不绝的。

C.空中飞人垂吊在瀑布上空,做出各种惊险动作,观众看得张目结舌

D.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