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快趣”与“慢妙” 王南海 ①人们是喜欢快的,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快趣”与“慢妙”

王南海

①人们是喜欢快的,快有快的趣味。

②比如古人诗中就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大江浩荡,水流湍急,舟行千里。随着时代发展,科技一路前行,高铁应运而生。如今,不要提“千里江陵一日还”,即使早晨在广州吃罢早茶,下午也可以闲适地在北京吃烤鸭。

③我也喜欢快趣。比如当你想旅行时,翻开中国的版图或是旋转地球仪,千里万里,甚至大洋彼岸,都不再是遥远的距离。我们已经居住在一个地球村。通信技术也发达了。想来,小时候要想打个长途电话,需先到邮电局排队,然后申请一个小牌子,进入电话亭中接通。每一分钟都是昂贵的电话费用,让人只能长话短说。遇到打电话不便,要发电报。当年,有专门的一项训练,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写电报,如何用最简短的字,说清楚一件事。人们惜字如金,反复思量。

如今,多种的通讯方式,早就不再需要去排队打长途。邮件,短信,甚至微信,都可以让天涯近如咫尺间,你哪怕在异国他乡,也能马上看到你的笑脸。人们不再写字,不再字斟句酌,表达快捷,何乐而不为?

⑤但是,静下来想想,慢也有慢的妙处。

⑥慢下来,也很幸福,比如慢车旅行。如果你有一段长长的假期,不妨选择一种慢车旅行。车的速度不快,你可以慢慢地观赏田野风光,可以和周边的游客慢慢地唠唠家常。此时,一切都缓缓的,不急不躁。车轮的“咣当,咣当”声似乎也极富韵律之美。

⑦慢慢地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先是铺平信纸,信纸上有淡淡的花纹,那是我精挑细选的结果。找出朱红的钢笔,一字一画地写上思念,有时候,需要想想,应该如何表达。有时候,自己也会被其中的妙趣逗乐。想象着朋友打开信纸后,会以什么样的表情读信,心中也会洋溢着一种温暖。A  

⑧慢慢地写一幅字。需要用老式的砚台。需要慢慢地磨墨,慢慢地运笔。记得读过毕淑敏的一篇散文,说到了既然有调好的墨汁,为什么还要去研墨?一位老人说:“要那么快干什么?慢慢地磨墨,慢慢地想,慢慢地酝酿情绪,慢慢地琢磨还有什么更好的表现方式,一圈圈地磨着墨,思绪也就慢慢地分泌出来、深入下去,看着清水渐渐地,变得像糯米粥一样稠厚,火候就快到了。” B  

⑨慢慢地在乡下种种菜,喝喝茶。人需要拥抱自然,更需要“接地气”。慢下来,让自己在乡下体味田园之美,懂得四季之乐,看着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感受着四时节令,一份熨过的平静便油然而生。C  

⑩感情也需要慢慢的。人们说,那时慢,一份美好的情愫,如一枚小小的种子,暗暗地播种,它需要两个人精心地呵护,慢慢地经历时光,才彼此有了默契和。那份感情,才会如水到渠成,可以经历岁月和时光的检验。

在快与慢之间,人们做着选择和评判。想来,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12期,有删改)

1.结合全文,在段空白处填写句子,使之成为中心论点。

在快与慢之间,人们做着选择和评判。想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段落内容,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

(1)比如当你想旅行时,翻开中国地图或是旋转地球仪,千里万里,甚至大洋彼岸,都不再是遥远的距离。

(2)如今,多种通讯方式,早就不再需要去排队打长途。邮件,短信,甚至微信,都可以让天涯咫尺间,哪怕在异国他乡,也能马上看到你的笑脸。

3.下列语段是从原文中摘出来的,如果还原到文中去,放在A、B、C哪一处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从前的脚步好慢,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要走一天的时间。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

 

1.“快有快趣,慢有慢妙”或“快有快的乐趣,慢有慢的妙处” 2.(1)举例论证。举出旅行再也没有遥远距离的例子,具体论证了“我也喜欢快趣”的观点。(2)对比论证,将现代便捷的通讯方式同以前繁琐麻烦的通讯方式作对比,突出强调了现代通讯方式带给人们的快速、便捷的生活体验。 3.放在C处最为合适。第⑨段侧重于描述在乡下和自然中的“慢生活”:“贴地气”地体味田园之美、四季之乐。而语段所强调的地点是“村子”,过的日子带有乡村的“烟火”,这都与第⑨段相关联。 【解析】 1.这道题考查补写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要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态度很明确。其次,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补写中心论点可以先看文章题目,再看开头,然后看结尾。本文题目“‘快趣’与‘慢妙’”是对中心论点的高度浓缩,因此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找出与之意思相同的关键语句即可。根据第一段的“人们是喜欢快的,快有快的趣味”和第五段的“但是,静下来想想,慢也有慢的妙处”即可概括提炼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快有快趣,慢有慢妙”或“快有快的乐趣,慢有慢的妙处” 2.这道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比喻证论,道理证论,对比论证。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 (1)从“比如当你想旅行时”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论证。举出因为我们已经居住在同一个地球村,旅行再也没有遥远距离的例子,具体论证了本段第一句话“我也喜欢快趣”的观点。 (2)这句话运用了对比论证,将现代的“邮件,短信,甚至微信”等便捷的通讯方式同以前“排队打长途”繁琐麻烦的通讯方式进行对比,从“让天涯近如咫尺间,你哪怕在异国他乡,也能马上看到你的笑脸”可以看出,这里突出强调了现代通讯方式带给人们的快速、便捷的生活体验。 3.这道题考查对文章材料的理解。认真阅读文章和材料,找出两者的关联点。从材料中的“脚步好慢”“日子很慢很暖”“村子”“烟火”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乡村生活的烟火味,乡村生活的慢节奏。而第⑨段的“慢下来,让自己在乡下体味田园之美,懂得四季之乐”可以看出,第⑨段侧重于描述在乡下和自然中的“慢生活”:“贴地气”地体味田园之美、四季之乐。这与材料内容紧密关联。因此材料文字放在第⑨段的C处最为合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技

李超,字魁吾,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曰:“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技。李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僧又笑曰:“可矣。子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即交臂作势,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

李由此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愿拜下风。”李请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无妨一戏。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曰:“幸勿罪!”李归,月余始愈。

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鲁莽!惹他何为?幸先我名告之,不然,已断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释)①托钵:托着碗化缘。②感荷:感动。③昂:高。低昂,即高低。④罔:无,没有。⑤适:到……去;历下:地名,今济南历下区。⑥骈;并拢。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子尽吾能                   ②两相会意可耳

③尼笑曰                     ④已断矣

(3)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命李试技/一犬坐于前           

B.李解衣唾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李请再四/或异二者

D.幸先我名告之/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4)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李超遇到一位化缘的僧人,给他饭吃,僧人非常感动,主动要传他武术。僧人一年多后又来到李超家,听说他曾与尼姑交手很吃惊,责怪他太鲁莽。

B.本文善于通过“笑”米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C.尼姑与李超交手,听说李超师父的名字,非常害怕,赶紧拱手施礼。在众人劝说下,她提出“但两相会意可耳”,有了安全保障后,才又与李超交手。

D.小说通过跌宕的情节安排,表面上写和尚和尼僧对李超武技的指导,实际上写的是他们对李超德行的指导。

(5)请对李超的为人处事作简要评析。

 

查看答案

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A.“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B.“悠悠”一词兼指时间的漫长久远和词人的思绪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了杜甫《登高》中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指古代作战时,士兵所戴的头盔,这里是借代,指士兵。

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为用典,引用三国人物的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以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4)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诗词作品中借酒抒怀的例子比比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范仲淹借酒寄寓将士思乡的愁绪:“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是苏东坡借酒抒发报效国家的豪情;而“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则是辛弃疾借酒浇愁却报国无门、年华虚度的愤懑。这些优美诗词让我们嗅到融着浓浓情感穿越千年岁月的酒香。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                        。比方这段文章究竟写了几天,你们是不会看出来的。

①为了很好地传达思想感情,在语言方面应做到以下的两点:一是叫人听得懂,一是叫人愿意听。

②写文章比说话容易一点,因为话需要接着说,如果每说一句话的中间隔五分钟,那任你怎样说得通、说得好也没人听;而写文章就活得多——写了上一句想不好下一句,隔一天再写也没有关系。

③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只是把“说”变成“写”,在接受者方面只是把“听”变成“读”或“看”。

④想叫人听得懂,就须说得通;想叫人愿意听,就须说得好——或者“说得技术”。

A.③②④① B.③①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都选自《左传》;《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B.“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C.剧本是供戏剧演出创造用的文字依据。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何冀平的话剧《天下第一楼》因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被称为“京味话剧”。

D.《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