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自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

“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的财富。“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播出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事件的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的负面词汇。

结合本文思考,你认为当今的“富二代”们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才?

 

1.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2.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爱迪生自立自强的事例,论证了“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的观点(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开篇借俗语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立的重要性,并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 4.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在文中第一段运用俗语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人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可以。 2.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要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从“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可知,画线句子列举了爱迪生自立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即自立的重要性,使读者印象深刻,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问题,解答时需要阅读全文,分清层次结构。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作者在文中第一段运用俗语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即把求自立的人和不求自立的人进行了对比,论证了自立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并发出号召: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材料中富二代的表现,概括解答即可。如“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等,根据这些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围绕“自立自强”作答,意思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dài)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②。”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注)①还(xuán):同“旋”,转身。②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谓君不善学             (2)王生益

(3)莫逾自厌                 (4)年事蹉跎

2.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余 一 言 未 尽 而 君 变 色 以 去 几 欲 拒 人 千 里 之 外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亦善学乎       斯陋室                  (《陋室铭》)

B.请铭坐右         小大狱                  (《曹刿论战》)

C.昭炯戒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

D.但识之不思之     出淤泥不染              (《爱莲说》)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

(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5.阅读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链接)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峡中:在今重庆巴南区西。②衔杯:饮酒。③青枫江:地名,在花溪。秋帆: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④雨露:恩泽。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与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横竖撇捺,勾连交错间,记忆了历史,传承了文明。汉字,一个个神奇的组合,展现了无穷的魅力与神奇的力量。请你一起参加“神奇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

朝代

字典辞书(部分)

汉字字数(个)

汉朝

《说文解字》

9353

宋朝

《类篇》

33190

清朝

《康熙字典》

47035

当代

《汉语字典》

56000

 

(材料二)常用汉字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媒体项目

报纸

一般书籍

认读常用

汉字数量

581

934

2315

1000

2000

3000

语言材料

覆盖率

80

90

99

92

98

99

 

(1)根据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示例:追寻汉字起源

我的设计:

(2)活动中,老师要求大家从音形义三方面任选一方面“夸夸我们的汉字”,你是这样向同学们赞美汉字的:

(3)请综合探究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你的发现。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和《二十四孝图》都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前者刻画了一个善良而又迂腐的读书人形象,后者抨击了虚伪的封建孝道。

B.艾青作品里常出现的“光明”象征诗人对理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毛泽东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C.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了深刻的批判。

D.《简·爱》中的简·爱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但是依然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2)阅读下面题目,回答问题。

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①渴饮熔铜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

②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郑屠当不过,讨饶。A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A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①上面这段文字是节选自《水浒传》中的什么情节?文中的A因为什么事而痛打郑屠?

②如果换成是武松去打郑屠,他会指着郑屠说“你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B.“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闲适。”这句话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

C.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耄耋——百岁。

D.“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这句话属于条件复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