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蚕儿 ……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站...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蚕儿

……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他牵着我的胳膊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多咧!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他高兴了,喜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的好奇的光彩,“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可没过多久,老师却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我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我于是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纪念章,金光给他多皱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

(节选自《陈忠实文集》,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末写蒋老师“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1.①充满爱心,关心爱护学生;②有平等意识他和学生打成一片,没有架子;③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他和学生一起养蚕,享受养蚕带来的喜悦。 2.①划线句子细致地描写了蚕儿吐丝时的色泽、情态(或者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②突出蚕儿的可爱, 表现孩子们活泼天真,对生活充满好奇。③对蚕儿的描写充满了感情,突出了师生看到共同养蚕的劳动成果时的喜悦心情。 3.①回想当年在山村任教的经历,既有获得学生肯定的快乐,也有受到非议的痛苦。②为当年探索、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却未能成功,感到无奈、感伤和遗憾。③为学生三十多年后仍记住自己而深深地感动。④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从事教育工作,并践行自己当年的教育理念,为理想的传承而感动(欣慰)。 【解析】 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第1段写新来的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可以看出新老师是一年轻、充满活力的老师。第3段写老师关切的为“我”的伤口擦药,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他的爱心和平易近人。第10-13段写老师跟我们一起摘桑叶,跟我们一起看蚕丝铺满墨盒,新老师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从“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等语句中可见,他和学生一起养蚕,享受养蚕带来的喜悦,可以看出他具有平等意识,尊重每一个学生,没有架子,愿意和学生打成一片。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这是一道语句赏析的题目,属于细节描写同时带有修辞,答出修辞,结合文意答出效果后点明要表达的情感。划线句子通过“爬”“扬”等词,抓住蚕的动作,细致地描写了蚕儿吐丝时的色泽、情态,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从孩子的角度观察蚕儿,并从“金黄透亮”“扬起头”“斯斯文文像吟诗”突出蚕儿的可爱,从而表现孩子们活泼天真,对生活充满好奇,表达对蚕儿的喜爱和赞美。同时,这句话对蚕儿的描写充满了感情,突出了师生看到共同养蚕的劳动成果时的喜悦心情。 3.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回答本题应紧扣住“复杂”二字,既要答出情感又要结合原文有具体的分析。通读全文可知,这“复杂”的感情中既有“快乐”又有“痛苦”,既有“感动”也有“遗憾”。“没过多久,老师却被调走了”“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回想自己当年的山村任教经历,其中既有获得肯定的快乐,也有受到非议的痛苦。回想自己当年探索、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却未能成功,老师感到无奈、感伤和遗憾。但很幸运的是“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学生三十多年后仍记得自己,并从事教育工作,践行着自己当年的教育理念,老师为学生能记住自己而感到安慰,为理想的传承而感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毳衣炉火               (2)上下白   

(3)焉得更有此人             (4)余一小舟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文中哪些词语抓住景物的特征,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 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桃花红,______________,菜花黄。

(4)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6) 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7)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学校将在读书日开展“我读中外名著”的学习活动。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读书卡。

书名:《水浒传》

作者①____________    朝代:元末明初

主题②____________    智取生辰纲中定计策的人是③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正确是顺序是(      )

①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②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③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④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 ⑤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A.①②④⑤③ B.①⑤④③②

C.①④⑤③② D.①②⑤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