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一同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

请以“一同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②写以记叙为主的文章;③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范文: 一同成长 阳光普照,朵朵白云点缀着蔚蓝的天空,也点缀着我的好心情,树梢上片片绿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轻声哼唱的小调伴着树林间的笛声悠扬的飘上了树尖。 坐在公园的草坪上,仰望着蓝天,一切是那么美好、自然,使我沉醉、痴迷。忽然,两个小孩跑进我的视线,把我从沉醉中拉回,小女孩跌倒了,小男孩焦急的跑过去,心疼的问:疼不疼?就在这一刹那,我的心弦在轻轻地颤动着,像一阵微风拂过水面,激起涟漪无数。我的思绪回到十年前,在偌大的草坪上,两个小孩在草丛中追逐着,沐浴着阳光,一样的年华,一样的纯真,一不小心,美丽的羊角辫跌歪了,细细的血丝从擦破皮的稚嫩手中流出,她爬了起来,满含委屈的大眼睛亮晶晶的,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跑过来,用手帕擦干小女孩手上的血痕,手帕就绣出一朵花,丝丝的,那是人间最纯真洁白无瑕的花,人间最纯真的心灵。 他,我的哥哥,虽然没有耀人眼目的熠熠之光,却能让人隐隐约约感受到他存在的温暖,因为他在心湖深处所激起的圈圈涟漪,真的令我永生难忘。 回忆从前,那天,我因为忘带晚礼服,而与一名音乐大师交流会失之交臂。多少个挥汗如雨的日子,化成一颗颗晶莹的泪滴,前方的“梦想”二字,显得多么可笑! 轰隆隆——,满天的乌云瞬间遮盖蔚蓝的天空,豆大的雨点狠命打着玻璃,狂风怒吼,小草被无情的打弯了腰,终于,它选择了屈服! 窗外,暴风雨袭来,我的世界落雨了,还有那一地的心碎,他知道了,带着我去湖边,拍拍头对我说:“在漫漫人生旅途上,一个人总会遭到不幸,遇到挫折而伤心,失意时都会落下痛苦的眼泪。”他似一米阳光,照耀我的心扉,赶走了我内心的阴暗,似夏日里的一缕凉风,一弘清泉,让我感受生活依旧美好。就这样,他陪我挺过人生脆弱的关口,我坚信,在对人的影响上,爱的浇灌和人性的感召远胜于其他形式,爱,让我们一起成长! “童年是午后的秋千,数白云一片片,和你赤脚走在天边,数白云一片片,勾勾小指头的相约,有多少没实现,长大慢慢发现,原来都是戏言,长发飘在风之间,拉紧思念紧紧相连,好想飞到你身边,聊聊天,像从前。你和我的回忆,全部放在心里面,到永远……” 成长是一段漫长的阶梯,懵懂无知的我们在一级一级向上爬的过程中,了解和明白的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成熟,回想和你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将是我整个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前面没有提示性语言,会使习惯于从作文要求中寻找作文思路的同学感到困惑,但是一旦打开思路,这篇作文不算很难。以“一同成长”为题,里面包含了两个关键词语“一同”、“成长”,也就是要写一篇描写成长过程的文章。这个作文,里面应该有两个写作主体,而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只写到一个“人”的成长,则与题目不符合。作文可以写两个人的成长,如:写“我”和一个伙伴的成长,我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也可写一个人和一个“物”的成长,如:写我与一棵小树一同成长。写作时,我们可以化大为小,用加“限制”的方法将题目进一步变窄、变小,如:“与阳光一同成长”、“与快乐一同成长”、“与友谊一同成长”、“与小树一同成长”、“与书籍一同成长”等,这样选材、主题则会更加集中。可以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选准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谦让是一种文明的精神

晏建怀

①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谓辞让,就是指谦让。孟子把谦让当作了“四端”之一,摆在与四肢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儒家对谦虚、恭敬、礼让的美好品德不遗余力的提倡。

②古人谦让的故事非常多。王泰让枣,孔融让梨,蔺相如让廉颇,皆为美谈。当年,齐桓公在鲍叔牙的帮助下,打败了公子纠,当上了齐国国君后,准备任用追随自己多年又功劳卓著的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诚恳地辞谢说,我是您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最大的恩赐了。至于治理国家,并使之走向富强,那大概就只有管仲了。鲍叔牙荐管仲,让人最感动的就是这种谦让。

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却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前两年,国人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成都违规变道女司机被打事件了。

④后来,事件随着女司机以致歉信检讨自己行车过程中的鲁莽而逐渐平息,但由此带来的思考不应就此打住。其中最值得反思的是,在整个事件中,无论男女,甚至后来不断加入指责队伍的网民,不知道内心有没有过一丝谦让。而且,这件打人事件并非个案,在公共场合中,喧哗、吵闹、加塞、插队等现象几乎随处可见,口出粗话、拳脚相加也时有发生。

⑤谦让既是一种美好品德,也是一种有着丰厚积淀而形成的国民自觉行为,是国民素质的集体体现,更是一种文明的精神。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某人似乎只谈文明的外表,忽视了文明的精神。那么,究竟所谓文明的精神是什么呢?这就是人民的‘风气’。这个风气,既不能出售也不能购买,更不是人力所能一下子制造出来的。”这说明,光有高铁、飞机和摩天大楼这些光鲜的外表,并不等于文明的精神,就像富豪不等于贵族,玩奢侈品也不等于有品位。

⑥民族是由个人构成的,个人的文明精神,就构成了整个民族的文明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文化、传统、教育、社会崇尚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且日积月累的结果,它需要沉淀,需要浸润,需要众人发力,众志成城。

1.请概括本文的观点。

2.文章①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出其中两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第③段划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蚕儿

……

过了几天,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很年轻,站在讲台上,笑着介绍自己:“我姓蒋……”捏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说:“我叫蒋玉生。”

那天,我爬上村后那棵老桑树摘桑叶,慌忙中松了手,摔到地上,脸上擦出血了。

“你干什么去了?脸上怎么弄破了?”蒋老师吃惊地说。我站在教室门口,低下头,不敢吭声。他牵着我的胳膊走进他住的小房子,从桌斗里翻出一团棉花,又在一只小瓶里蘸上红墨水一样的东西,往我的脸上涂抹。我感到伤口又扎又疼,心里却有一种异样的温暖。

“怎么弄破的?”他问。“上树……摘桑叶。”我怯生生地回答。

“摘桑叶做啥用?”他似乎很感兴趣。“喂蚕儿。”我也不怕了。

“喂蚕儿的同学多吗?”“多咧!小明,拴牛……”我举出几个人来,他高兴了,喜眯眯的眼睛里,闪出活泼的好奇的光彩,“你们养蚕干什么?”

“给墨盒儿做垫子。”我话又多了,“把蚕儿放在一个空盒里,它就网出一片薄丝来了。”

“多有意思!”他高兴了,“把大家的蚕养在一起,搁到我这里,课后咱们去摘桑叶,给同学们每人网一张丝片儿,铺墨盒,你愿意吗?”

“好哇!”我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

于是,他领着我们满山沟跑,摘桑叶。有时候,他从坡上滑倒了,青草的绿色液汁粘到裤子上,也不在乎。

三天之后,有两三条蚕儿爬到竹箩沿儿上来,浑身金黄透亮,扬着头,摇来摆去,斯斯文文地像吟诗。它要网茧儿咧!

老师把一个大纸盒拆开,我们帮着剪成小片,又用针线串缀成一个个小方格,把已经停食的蚕儿提到方格里。我们把它吐出的丝儿压平;它再网,我们再压,强迫它在纸格里网出一张薄薄的丝片来。老师和我们,沉浸在喜悦的期待中。

“我的墨盒里,就要铺一张丝片儿了!”老师高兴得像个小孩,“是我教的头一班学生养蚕网下的丝片儿,多有意义!我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一揭墨盒,就看见你们了。”

可没过多久,老师却被调走了。他说:“有人把我反映到上级那儿,说我把娃娃惯坏了!”

我于是想到村子里许多议论来。乡村人看不惯这个新式先生,整天和娃娃耍闹,没得一点儿先生的架式嘛!失了体统嘛!他们居然不能容忍孩子喜欢的一位老师!

三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县教育系统奖励优秀教师的大会上,意外地碰到了蒋老师。他的胸前挂着“三十年教龄”纪念章,金光给他多皱的脸上增添了光彩。

我从日记本里给他取出一张丝片来。

“你真的给我保存了三十年?”他吃惊了。

哪能呢?我告诉他,在我中学毕业以后,回到乡间,也在那个小学里教书。第一个春天,我就和我的学生一起养蚕儿,网一张丝片,铺到墨盒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带着我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春天的情丝。

老人把丝片接到手里,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

(节选自《陈忠实文集》,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末写蒋老师“看着那一根一缕有条不紊的金黄的丝片,两滴眼泪滴在上面了”。请结合全文,探究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查看答案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毳衣炉火               (2)上下白   

(3)焉得更有此人             (4)余一小舟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文中哪些词语抓住景物的特征,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画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 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桃花红,______________,菜花黄。

(4)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6) 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7)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