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甲)(乙)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

阅读下面(甲)(乙)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②星斗:特指北斗星;③阑干:横斜的样子。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甲)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商山早行》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B.《早行》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从“露侵驼褐晓寒轻”看出清早露侵驼褐、寒意袭人的特点,写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C.“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炼字很妙,“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光线的暗,以显出行之早。

D.“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借家乡的梦境聊以自慰的无奈之情。“稻田深处草虫鸣”采用了反衬的手法,通过稻田草虫的鸣叫声反衬出清晨的寂静,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孤独寂寞之感。

 

1.示例: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着清霜,先行的客人足迹行行。 2.D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描述诗句展现的画面的能力。答题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同时要在把握诗歌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化。示例: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2.D.有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描写梦中家乡的温暖,反衬作者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课上,老师确定了“议论要言之有据”的议题,请你从下面两个议题中任选一个,并写出一个能证明该观点的典型事例。(不超过60字)。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人无信不立

 

查看答案

某班级组织诗社活动,主题是借“月亮”和“柳”两个意象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某同学已经把“月”写进了诗中,请你仿照他的写法和情感,在横线上补写两句,用上“柳”这一意象。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

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艾青,原名____,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在发表成名作《____》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

(2)对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____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开始两句,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借用鸟“嘶哑”的歌声抒发对土地真诚、执著的热爱之情,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辛酸和执着的爱。

B.诗句中运用三个“这……”的排比句式,用“暴风雨”“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告诉我们:作者深爱着的土地,虽然布满痛苦、涌动悲愤,但是更具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对未来必胜的坚定信念。

C.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两句中的“我”,指的是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D.诗歌第一节是对“爱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只有两句,却短小精悍,是对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和强化。

 

查看答案

填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月夜忆舍弟》一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就句子结构而言,“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和“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都是由两个单句组成的复句。

C.意象是诗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如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等意象,赋予他们相思的内的涵。

D.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够证明观点的材料。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