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三人成虎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庞恭”一作“庞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王信之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C.寡人自为知 / 屠自后断其股 (《狼》)
D.而谗言先至/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久之,目似瞑 (《狼》)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C.有闻而传之者 (《穿井得一人》)
D.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4.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官阙,今タ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上述有关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两句表达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运用“转”“低”写出月光的流转和时间的推移,“无眠”指诗人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表明诗人思念亲人的形象。
C.“但愿人长久”,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D.“婵娟”本义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明月。
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针对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完成下面的倡议书,与好友分享,只写正文,100字左右。
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朋友圈见证我们青春的奋斗与成长!
倡议人:XXX
2020年1月5日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文中的“公”有着较多的意义。《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指的是旧时对男性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B.汉语很有意思。有时候某个意思不便或不愿直言,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词。如《背影》中“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中的“大去”就是“婉词”,表示“死亡”的意思。
C.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如《雁门太守行》中用典“易水”、“黄金台”表达作者对官兵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的赞美。
D.古代的男子成人要举行冠礼。《富贵不能淫》一文中“丈夫之冠”是古时男子十六岁行冠礼。
下面成语中有四个错误字,请找出来。
眼花缭乱 走头无路 修养生息 再接再厉 责无旁贷
迫不急待 川流不息 墨守成规 怨天由人 骇人听闻
古诗文默写填空。
(1)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2)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4)临溪而渔,_____________,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5)李白在《行路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自己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6)突破时间局限,来日自有聚:打通空间阻隔,借月以传情。我们可以用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
(7)李商隐的《无题》中写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