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芳香。cháng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墨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心弦(_____) cháng徉(_____) 深邃(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在画横线处补上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连贯: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祯《赠从弟(其二)》)
(7)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8)_________________,不觉船移。(欧阳修《釆桑子》)
请以“那天,如果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拾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操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孩子抱起来,孩子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那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本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还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按揭买一套60平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 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胡歌暂别演艺圈也是一股清流
孙仲
①胡歌顺利抵达美国,将开始留学生活,预计3月去美国修习英文,7月到纽约大学修读电影导演课程。
②面对着纷至沓来的片约和动辄千万甚至过亿的片酬,胡歌在2016年却没有接拍一部戏。这并不是他不思进取,更不是消极怠工,而是另有打算和安排。胡歌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对自己的事业投入了极大的专注与热情,他不想停下充实自我的脚步。
③胡歌的演艺道路并不平坦。十年前的那场车祸,他脖子和右眼一共缝合了100多针,对他的容貌造成很大影响,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演艺生涯将就此画上句号。然而,胡歌没有放弃,也没有气馁,而是一路坚持了下来,直至出演《伪装者》、《琅琊榜》,登上艺术巅峰。令人惊讶而钦佩的是,胡歌并没有就此满足,坐享其成,而是选择暂别演艺圈,赴美深造。这,也是值得其他艺人学习的。
④不能不说,现在的演艺圈很功利,很浮躁。很多艺人稍有点名气,便到处吸金、圈粉,完全沉浸在鲜花、掌声和利益之中,唯恐过了今天没有明天,错过了发财的机会。更有甚者,好多艺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疲于应付,静不下心来好好研究艺术。于是乎,赶场演出、抠像表演、假唱、用替身等现象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则是明星高片酬、耍大牌、不敬业等负面新闻,以及舆论诟病。胡歌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暂别浮华,静心深造,难道不是一面镜子吗?
⑤记得多年前,有人批评很多主持人、尤其是新生代主持人综合素质不行,有人则打圆场说,主持人工作繁忙,没时间专门去学习、“充电”。可事实上,很多有水平、有成就、有影响的主持人,是边干边学,不断提升的。董卿一向被认为是出色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她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时展现出来的那种文学气质,令人耳目一新。而她随后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更让人刮目相看,一下子把董卿推到了知识型、文化型、学者型主持人的高度。谁又能知道这背后,董卿为学习相关知识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比如为了筹办《朗读者》,光是国家图书馆,她就跑去了很多趟。她如果安于现状,吃老本,不思进取,更不学习新知识,还会获得如此大的上升空间?又能把《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之类的文化节目主持得风生水起吗?
⑥所以说,每一位艺人,都不能光顾眼前“钱途”,而应着眼长远,为达到更高境界、走向更大辉煌而努力。胡歌说,出国进修将先从语言学起。学习英语,对于国内演员来说是否多此一举?我认为一点也不多余。作为一名演员,还是应该过语言关的,包括掌握点外语,有的演员应邀参加国外影视剧拍摄,因为语言不通,往往要靠翻译来协调交流,有时和境外演员对台词时甚至因为听不懂而闹笑话。语言上如此,其他方面同样如此,演员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才能在表演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不是“小目标”,而是一种追求。
⑦在最近举行的SMG东方卫视电视剧品质盛典上,胡歌荣获“年度品质卓越男演员”奖,他上台领奖时说:“我想这品质奖拿在手里不是荣誉,而是承诺吧,承诺我得回来。”好一个“承诺我得回来”,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期待,也给了胡歌自己一个目标。而这个承诺,又不仅仅是学成归来,而是要学以致用,厚积薄发,在艺术上有更大的提升,带给观众更大的惊喜。
⑧现在很多人评价文艺节目、文化现象时,喜欢用“清流”一词。对于胡歌的各种出色表现,有人称赞曰“演艺圈一股清流”。我想,胡歌选择暂别演艺圈,出国深造,这也是一股清流,我们应该为之点赞。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1.第③段说“这,也是值得其他艺人学习的”,胡歌的哪些精神值得“其他艺人”学习?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第⑤段画线句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清流”一词的意思。
我想,胡歌选择暂别演艺圈,出国深造,这也是一股清流,我们应该为之点赞。
阅读下面(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
(乙)有朱九畴者,唱拜上帝,秀全①及同邑冯云山师事之。九畴死,众以秀全为教主。秀全尝患病,诈称病死七日而苏,能知未来事。谓:“上帝召我,有大劫,惟拜上帝可免。”凡会中人男称兄弟,女称姊妹,欲人皆平等,讬名西洋教。自言通天语,谓天父名耶和华,耶稣其长子,己为次子。自是辄卧一室,禁人窥伺,不进饮食,历数日而后出。出则谓与上帝议事,众皆骇服。
(选自《清史稿》,有改动)
注释:①洪秀全:清末金田起义发动者,太平天国运动领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陈胜、吴广喜,念鬼
⑵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⑶唱拜上帝
⑷众皆骇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⑴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⑵秀全尝患病,诈称病死七日而苏,能知未来事。
3.为了让众人服从,(甲)文陈胜、吴广和(乙)文洪秀全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行动?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选文主要表现了陈胜、吴广和洪秀全_____________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