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大地的语言(节选) 阿来 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大地的语言(节选)

阿来

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

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就进入另一座城市。重复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对想象的景观出现了。在我眼前出现了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

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大地的宽广中拔节生长。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接,旱涝交替。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让人心安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域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镌刻到青铜上的模样。

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

麦、黍、瓜、麻、菽。

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从井中汲水的人,操来犁地的人,以臼舂谷的人。

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已然开放,轻风吹来,就摇落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待秋风起时,就会从田野走进了农家小小的仓房。

我们到达了淮阳--穿过了大片属于淮阳的田野。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古老的,经历了七灾八难仍然在默默奉献的田野,还未被加工区、开发区、新城镇分割得七零八落的田野。

(选自《2009中国散文排行榜》有改动)

1.从文中描写的内容看,作者视野中的土地有着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作者以怎样的内心感受?

2.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①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②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

3.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表现力强。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其一,分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①这些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②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4.文章最后一段“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联系第4段所写内容看,这句话“让人心安”一词在内容表达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阅读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让人心安,感到喜悦和欣慰。 2.①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土地和乡村的供养与支持,是农民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哺育了城市文明。②古老的土地培育并滋养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 3.①突出了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赞叹之情。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在土地滋养下愉快、茁壮生长的动人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生机与活力时由衷的欣喜之情。 4. 照应前面的内容,更加突出了作者在目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片田野(土地)时喜悦、欣慰等内心感受。 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5.通过叙写旅途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在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 【解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回答这类题,先要学会定位,找到问题的答案大致在哪些段落;接着进行筛选概括,尽量从材料中筛选一些关键词句作答。从“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可以筛选概括出:生机勃勃,充满生命活力;从“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让人心安的景象”“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可以筛选概括出:让人心安,感到喜悦和欣慰。 2.这道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 (1)从“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乡野的道路比作“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意味着乡村给城市源源不断地提供供养和支持。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土地和乡村的供养与支持,是农民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哺育了城市文明。 (2)这句话中的“文字”代表着古老的文化文明,从比喻的特点来理解,庄稼生长于土地,中华文化是产生于这块土地。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古老的土地培育并滋养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 3.这道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 (1)这句话抓住“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这几个关键词句来分析。这些简单甚至简陋的工具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代表。这里突出了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从两个“肯定”可以看出,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土地”的热爱、赞叹之情。 (2)从“亭亭玉立”“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玉米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在土地滋养下愉快、茁壮生长的动人景象;“亭亭玉立”“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等词句也流露出作者看到大片土地洋溢生机与活力时由衷的欣喜之情。 4.这道题考查对文章段落作用的理解。结尾段的作用有: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点明(强调)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回答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结构上,最后一段的“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与第三段“我喜欢这样的景象。这是让人心安的景象”,第四段的“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内容上,从第四段的“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可以看出,突出了作者在目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片田野(土地)时喜悦、欣慰等内心感受。 5.这道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从“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古老的,经历了七灾八难仍然在默默奉献的田野”可以看出,抒发了作者对古老沧桑、历经灾难而一直默默奉献在土地的热爱、赞美和由衷感激之情;从“还未被加工区、开发区、新城镇分割得七零八落的田野”“他们好像一心要让人们忘记大地”可以看出,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所带来的土地屡遭分割、日渐萎缩的担心和忧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问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同,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______________

2.“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指______________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作题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沿溯阻绝。   绝:

或王命急宣。 或:

不以疾也。   疾: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3.[] []两文都写到,两文段所写的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4.[] []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6)与战争有关的古诗,不胜枚举。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紧张激烈的战争场面;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一句,抒发了战争中亲情的可贵;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老虎一声吼,震得群山都在发抖”,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是祈使句。

C.“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给我拣椅子”。

D.律诗的第三联称为颈联。

 

查看答案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踌______(2)______(3)喧______(4)洗______(5)格diào______(6)料qiào______(7)崎______(8)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