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尚先生”刘完素 任艳 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高尚先生”刘完素

任艳

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每个朝代都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中医。宋末金初就活跃着这样一位医学家——被誉为“京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

北宋末年,刘完素出生于河北沧州一个小村子。从小失去父亲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寒,刘完素仍努力读书,希望考取功名,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可就在刘完素二十五岁那年,母亲突发急病,他一连求了三位医生,都吃了闭门羹。没人整治,母亲的病情迅速恶化,最终遗憾的离开了人世。刘完素悲痛欲绝:要是自己懂医术,就能挽救母亲的性命。于是,刘完素弃文从医,决定为贫苦人治病!

一天,刘完素在回家的路上,远远听到一阵哀号。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名怀孕的少妇因难产而“死”,家长悲痛欲绝,正打算将少妇埋葬。刘完素习惯性地望了望“死者”的面色后,忙说:“大家请等等,可否让我为死者诊下脉。”刘完素仔细诊脉后,一边拿出自己的药箱,一边对其家人说:“患者还有救!”

只见刘完素从药箱中拿出六根银针,灸在孕妇的不同穴位。顷刻间,孕妇苏醒了过来,还顺利产下了一名婴儿。这样的起死回生令众人目瞪口呆,直呼他为神医!从此,刘完素“一针救两命”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有一年,金朝皇帝——金章宗完颜璟的公主得了重病,宫里的御医都对公主的病情束手无策。金章宗只得下旨让全国各州府推荐出色的医生,而刘完素得到了河间府的举荐,得以进宫为公主诊治。一番望闻问切后,刘完素开出了一剂方子,公主服用后果然有所起色,之后,刘完素又开出两剂方子,公主服完这三剂药,大病痊愈。金章宗又惊又喜,想将刘完素留在宫中。谁知话一出口,刘完素就禀告说自己有重要东西落在家里,不取来将无法治病。金章宗只得让他速去速回。

金章宗觉得不甘心,四处搜查,终于找到了刘完素,于是不惜重金赏赐,想让他留在京城,但刘完素坚决不同意。刘完素诚恳地说道:“陛下,你身边不缺好医生,可老百姓就不同了。我是想给那些穷苦百姓诊治疾病,恳请皇上恩准!”

金章宗这才明白刘完素的心意,因被他淡泊名利的品行所感动,随赐号“高尚先生”。

刘完素一生不仅著作颇丰、救人无数,以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高超的医术扎根民间,服务人民,而且开创了中医“寒凉派”,对后世中医学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1.刘完素被金章宗赐号“高尚先生”,其原因是什么?

2.刘完素为什么要弃文从医?

3.文中表现刘完素医术高明的事件有哪些

4.试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5.文中的刘完素是一个怎样的人?

 

1.因为他一心只想为老百姓整治疾病,淡泊名利的品行感动了金章宗。 2.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母亲突发疾病,无人诊治,最终遗憾的离开人世,这件事触动了刘完素,他决定弃文从医,为贫困人治病。 3.一针救两命,三济药治好了公主的重病。 4.间接引用语言,表现了刘完素机智,体现了他不求名利、只愿为老百姓诊治疾病的精神。 5.刘完素是一个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结合文中语句“金章宗觉得不甘心,四处搜查,终于找到了刘完素,于是不惜重金赏赐,想让他留在京城,但刘完素坚决不同意”“陛下,你身边不缺好医生,可老百姓就不同了。我是想给那些穷苦百姓诊治疾病”“金章宗这才明白刘完素的心意,因被他淡泊名利的品行所感动,随赐号‘高尚先生’”,由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章第2段和第3段语句:“从小失去父亲的他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寒,刘完素仍努力读书,希望考取功名,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可就在刘完素二十五岁那年,母亲突发急病,他一连求了三位医生,都吃了闭门羹。没人整治,母亲的病情迅速恶化,最终遗憾的离开了人世。刘完素悲痛欲绝:要是自己懂医术,就能挽救母亲的性命。于是,刘完素弃文从医,决定为贫苦人治病”可知,刘完素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他考取功名是为了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但是当自己的母亲突发疾病,无人诊治,最终遗憾的离开人世以后,他深受触动,决定弃文从医,为贫困人治病。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第4、5两段“这样的起死回生令众人目瞪口呆,直呼他为神医!从此,刘完素‘一针救两命’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刘完素一针救两命可见其医术的高明;第6段“一番望闻问切后,刘完素开出了一剂方子,公主服用后果然有所起色,之后,刘完素又开出两剂方子,公主服完这三剂药,大病痊愈”,刘完素三济药治好了公主的重病。据此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点句子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重点词语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结合前文内容,刘完素三济药治好了公主的重病,金章宗又惊又喜,想将刘完素留在宫中,刘完素就禀告说自己有重要东西落在家里,不取来将无法治病。再结合下文内容“金章宗不惜重金赏赐,想让他留在京城,但刘完素坚决不同意”可知,这是间接引用了刘完素的话,因为他只想为贫困的人治病,所以这只是他的推脱之词,由此可见刘完素的机智,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只愿为老百姓诊治疾病的精神。 5.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准确和全面,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整合。另外,还可以根据情节、环境、作者的客观介绍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概括。从文中“虽然家境贫寒,刘完素仍努力读书,希望考取功名,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母亲突发急病,他一连求了三位医生,都吃了闭门羹。没人整治,母亲的病情迅速恶化,最终遗憾的离开了人世。刘完素悲痛欲绝:要是自己懂医术,就能挽救母亲的性命。于是,刘完素弃文从医,决定为贫苦人治病”可知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从“一针救两命”“三济药治好了公主的重病”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从“金章宗觉得不甘心,四处搜查,终于找到了刘完素,于是不惜重金赏赐,想让他留在京城,但刘完素坚决不同意”“刘完素一生不仅著作颇丰、救人无数,以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高超的医术扎根民间,服务人民”可知他是一个淡泊名利、医德高尚的人。据此分析作答,意思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藤野先生”

遥望中学,已时隔20年,可是我的语文老师龚汉城却如在眼前。 我无须再另费笔力去描绘他的音容,因为有一幅现成的肖像画最适合他,那就是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除了没有一撇八字须,其它可谓惟妙惟肖,连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声调也毫无二致。

二十多年前的语文课本实在像一本政治读本,老师教得平平淡淡,我也学得索然无味。可有一节语文课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龚老师那一天一反常态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上一篇课文《藤野先生》,这是文学作品,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这个黑瘦的、衣着模糊的藤野先生远远地从异国他乡走近我,我分明感觉到他内心深处蕴藏着博大的爱。当他得知他的学生要远他而去时,他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学生,背面还写上“惜别”二字。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文学,原来能把生活中最有情感的东西展示出来,能把沙漠润出绿洲。

厌倦了大批判的文章,我开始写散文,写老师,写同学,写亲人,写自己,写一切能抒发我情感的文章。好像龚老师的评语一次比一次长,分数一个比一个高。龚老师在语文课上经常念我的作文,后来又把我的作文抄在大白纸上,先贴在教室门口,后贴在校园里。一张张大白纸上用毛笔抄着我的作文,字迹工整而清秀。我仿佛觉得他就是我的藤野先生。

之后,经历了考大学,由于数学成绩不佳,我未能考上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中文系,进入了一所师范大学,我觉得我的作家梦,我的文学理想,就像放飞的风筝,远远地飘离我而去,心情很郁闷、失落。第一封信寄给的是我的老师,信中大概说了许多牢骚话。不久,我收到了回信。第一行字是“亲爱的未来的徐老师”。我不记得后面有多少鼓励性的话语,仅就开头这一行字,那么神圣,那么美丽,我明白今后该去做什么了。

后来,我也成了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向我的老师汇报我的教学成绩,比如获得了教学比赛一等奖,出书了,评上高级职称了。他总会很高兴,黑瘦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1994年的一个暑假,我带着新出的一本书去探望老师。他正患乙肝休息在家。他的脸依然黑瘦,还透着点棕黄,他的声调依然抑扬顿挫,但语气急了些,眼睛没有以前亮,但更多了一分慈祥。

1997年龚老师患肝癌去世。我没有他的照片,不能像鲁迅那样把先生的照片挂在书桌前,每至夜间,瞥见先生的面貌,增加勇气。但龚老师的形象却永远伴随着我在课堂里。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我就像我的老师一样,给我的学生启开文学之门,让我的学生在文学中寻回失落的美丽。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   ②____

________闷   ④piē_______

2.作者是如何称呼自己的老师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开头运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好处?

4.写了龚老师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至少写三点)

5.同学们,你的“藤野先生”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用笔写出来。(不少于60字)

 

查看答案

八年级(1)班正在举行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我看网络词语)

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那么,你对网络语言的看法是什么?

(2)(我看互联网+)

有同学认为应该结合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剪纸艺术。对此,请你提出两点建议。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在人力面前,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1)这是斯诺对以下(   )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红军长征

(2)《红星照耀中国》报道了许多红军将领,请选择一位说说你对这个人物的印象。

人名:

 

查看答案

经典诗文默写。

(1)妻子象禽兽,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5)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子_______了全身,用衣服________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鲁迅《藤野先生》)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常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C.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百依百顺,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