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请展开想象,对本诗的前两句进行诗意描述。

2.第一句诗“花开红树乱莺啼”中一个“乱”字妙在何处?

 

1.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 2.“乱”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句所展示画面的描绘。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诗句原意的基础上,展开合理地想象,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诗句所展现的画面进行描绘。此诗写杭州西湖风光。“花开红树乱莺啼”一句是近景描写,湖岸边繁花似锦,团簇如树,其间群莺欢叫;“草长平湖白鹭飞”一句则是远景描写,诗人极目远望,只见水天一色,远处芳草繁茂泛青,近处湖水碧波激艳,沙洲上几只白鹭怡然自得地时飞时落。 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以从词语的意思入手,然后结合具体诗句,看看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出了什么特点。“乱莺啼”是形容很多黄莺在叫,从听觉效果上更进一步渲染春天热烈的气氛。“乱”字不仅写出了开满红花的树木枝条上,很多的黄莺儿叽叽喳喳,欢快的叫声此起彼落,而且表现出了黄莺飞舞、穿梭枝头的美景,这种动感,带给人们一股浓厚的春天气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            ”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的力量

何冠军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______,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语言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17日第4版,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从反面举例论证观点,请紧扣本段分论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事例论据。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__________,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②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③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康肃问曰:“单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共口,徐以构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元方入门不(照顾)

B. 吾射不亦乎(精湛)

C. 康肃笑而之(遣:打发)

D. 故不意也(同“措”,安放)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下车引/介冑士不拜

B. 钱覆其口/醒能述

C. 钱不湿/博学笃志

D. 秦灭韩亡魏/年九十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A. 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B. 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C. 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

D. 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三组选文中的人物对话,分别围绕“谁未守信”“本领是否值得炫耀”“要不要服从秦国要求”进行、

B. 三组对话均展现应答智慧。甲文元方有理有据,睿智回应;乙文卖油翁现身说法,类比说理;丙文唐雎据理反诘,沉稳应对。

C. 三组选文皆用对比。甲文客人冲动无礼对比元方有礼有节,乙文康肃神闲气定对比卖油翁骄傲自信,丙文唐雎不卑不亢对比秦王盛气凌人。

D. 三组选文语言简练。甲文仅“引”字就写出友人惭愧示好,乙文只用“安敢”就显出康肃居高临下,丙文以一“否”字就表现出唐雎态度鲜明。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在科学的春天里蓬勃发展并恢复生机,公众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有效支撑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中国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中国扩大开放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C.运-20飞机是我国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

D.读唐代魏征所写《述怀》中的诗句“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人们很难不被作者的情怀所感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