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甲)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甲)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乙)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就交代时间地点事件,并且借景烘托伤感的气氛。一个“愁”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B.乙诗中“莫愁”二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发愁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你董大的啊!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艺术风格。

D.乙诗别开生面,诗人劝当时不得志的董庭兰不要气馁,只要有才能就会得到社会承认,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就会遇到知己。

2.《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3.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1.C 2.秋季、冬季 3.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勉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C.甲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的沉重、悲伤的情绪;“豪迈洒脱”说法错误。 故选C。 2.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结合诗中“西风萧瑟”可知,《送人之松江》中送别的季节是秋天;结合诗中“北风”“雪纷纷”这些意象可知,《别董大》中送别的季节是冬季。 3.考查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辨析。《送人之松江》首句借景物渲染离愁,“萧瑟西风”渲染了离别的凄凉;第二句直接抒写离愁,第二句送客的离愁使人肠断,两人默然对坐,滴酒未沾;第三句叮嘱友人一定要记住此时的分手处,暗示友人即将离开,孤独愁苦自此开始;尾句漠漠暮烟、蒙蒙微雨中一直目送着孤独的友人悠悠远去,凝聚并深化了离别的凄楚愁苦。《别董大》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小题1)选文()具体说明了选文()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乙)的内容。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夙夜忧叹 ( ) 庶竭驽钝( )

以后事 ( ) 若嗣子可(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小题4)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只谈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阅读《大时代需要大担当》

《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 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 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字,实际上是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失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 人的梦想!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简述选文第段的论证过程。

4.选文第段加点词语只有这样中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旅游天地》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期间,某初中生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他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

——《行走峨眉山》

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

——《漫步世界看山川》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

(1)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

B.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

C.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D.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2)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仔细阅读上面图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图画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这组图画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后,很受居民欢迎。大家从中受到不同的启发,纷纷在社区网上发表感言。

①从行为习惯的角度,八岁的牛牛说:                

②从教育方式的角度,珊珊的爸爸说:                 

③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某大学教授说: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一项是(  )

①此时此刻,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万名官兵正等待三军统帅习主席的检阅。

②生死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砥柱中流,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③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东方古国,屡遭蹂躏,泱泱中华,无战不败。一九三一,日寇再犯,城乡焦土,遍地狼烟,同胞蒙难,民族危亡。

④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一座拥有三千零六十年历史的城市。迎来特别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⑤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人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经此一战,中华民族,尽雪前耻,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⑥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①③②⑥⑤

C.⑤①②⑥④③ D.③⑥④⑤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