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王晓明的演讲刚刚结束,一个山东大学的老教师就...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王晓明的演讲刚刚结束,一个山东大学的老教师就赶紧回过头向她要了电话。

B.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所以今年大学的扩招趋势很明显。

C.这是一本很有可读性的书,作者是白落梅为纪念民国才女林徽因女士而写的。

D.大量观测事实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D 【解析】 A.语序不当,应改为“山东大学的一个老教师”; B.搭配不当,将“规模”改为“速度”; C.句式杂糅,应改为“是作者白落梅为纪念民国才女林徽因而写的”;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偶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B.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C.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有条不紊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谨小慎微,但他做得很认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 “朕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B.那索似有千均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弾不得,仿佛再有锱铢必较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决,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D.因有脚镣行歩甚有限制,时而贮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pīlì),全体都震shǒng)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B.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1ún)巾,身披鹤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C.我想起悠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1án)语,原野上怪dàn)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kuā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查看答案

人生由无数片段构成,它们或为我们带来悲喜感受,或为我们带来生命感悟,它们是我们生命中无法忘却的记忆。请以“永远的珍藏”为题,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值得写的人和事,为一篇记叙文。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最后的麦穗

在我的案头,有一束金黄的麦穗。这是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种下的,还来不及收获,他就走了。当年,我们把它当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把最壮实的穗子剪下来,精心整理。我们在做这件事时,就像有的人整理先人的遗著一样,庄重而严谨。虽然我们没有把这事业继承下去的意思,但我们很看重它。

时至今日,这麦穗依旧金黄,依旧有鲜活的生命。如果种在地里,依旧会长出青翠的春天,长出一幅稻麦千重浪的丰收画卷。

父亲是个农民,一生都在侍弄庄稼。直到80岁那年,因为耗尽了体力,下不了田,也扶不起犁了,才放下了牛鞭。秋天了,他耗尽最后的力气,把门前的一块空地用锄头翻了,种上麦子。他说,人活着,春光秋阳,都是有限的,不可耽搁。冬天,看着自己种的麦子出土、长叶。为了让麦苗过冬,又用浮土掩盖。开春后,麦苗破土,伸茎长叶,抽穗扬花,结实灌浆,父亲的身子却一天天衰弱了。他出不了门,就蹲在门前的麦地里,看着自己最后一季麦子说,我13岁下地掌犁,春种水稻秋种麦,我这辈子,一共种了65季水稻,麦子算上这一季的活,是68季了。父亲说这些时,就像仕途得意的人,讲自己当了几届市长,当了几届总统一样自豪。虽然父亲说得安详,没有一点骄矜于人的意思。但那自得的情怀是一样的。

回顾这几十季稻麦,有过丰收,也有过欠收甚至绝收,那是因为不得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失误造成的。尽管汗水是一样的付出,日子是一样的流走,如果不得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不与收获结缘的呀。父亲说这些时,像是在做自我鉴定时总结人生经验。

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像有预感似的,抚着脚边的麦穗说:“看来,我是等不到这一季麦子成熟了,到时由你们收获吧。”

一个人能种多少季稻子,多少季麦子,都有个定数,想多一季也不行。就像做官,任期一到,就得走人。果然,在麦子泛黄的时节,父亲就悄悄走了。在那些悲痛的日子里,看着那片麦地,我就想起了父亲的一生。我细心地剪下一束麦穗,那带着阳光气味,带着父亲的汗水和寄托的麦穗啊,是父亲的遗存。

父亲是个农民,对于自己的农事,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未有过片刻的懈怠。那种勤勉一贯的精神,总是在鞭策和激励着我,也让我追忆缅怀,铭记永远。

1.请说说本文以 “最后的麦穗”为题有何作用?

2.在文章中作者主要歌颂了父亲什么特点?是通过什么内容表现的?

3.父亲是个80岁的老人,却清楚的记得自己一生共种了65季稻子和68季麦子。这是为什么?

4.为什么“父亲说这些时,就像仕途得意的人,讲自己当了几届市长,当了几届总统一样自豪”?

5.仔细阅读文章第二段,说说你对第二段含义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