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童年的冻梨 佟才录 小时候,家里穷,每天都在盼望着过年...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童年的冻梨

佟才录

小时候,家里穷,每天都在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比如,冻梨。

每到腊月间,父亲就搭车进了县城,晚上回来的时候,肩上便多了一袋子的冻梨。那年月,鲜水果稀罕也金贵,乡下人吃不起,冻梨虽然便宜,但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捞上吃—回。

冻梨买回来后,父母把冻梨藏到一个不为我们知道的秘密地方,怕我们偷吃。家里有四个孩子,不藏起来,几天就消灭光了。但哥哥似乎是福尔摩斯转世,总能侦查到冻梨藏在哪儿,于是,哥哥每天都被一个美味的冻梨滋润得快乐无比。后来,哥哥的“好事”被我窥探到,哥哥就“贿赂”我,分我一个冻梨吃,条件是我不揭发他。我被冻梨诱惑,失去了原则立场,与哥哥同流合污做起了“硕鼠”。我俩每天在冻梨的滋养下,乐颠颠的。 弟弟妹妹们疑惑地看着我们成天笑眯昧却不知原因。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最终,父母发现装冻梨的袋子松垮了很多,便把冻梨袋子又换了一个更加隐秘的地方。这下,我和哥哥吃不到冻梨了,只好眼巴巴地看日历,每天早晨最高兴的事就是抢着去撕挂在墙上的日历牌,因为每撕下一张,就表示离过年近了一天,就可以早一天吃到冻梨了。

忍着肚子里馋虫的噬咬,好不容易挨到了除夕夜。吃过了年夜饭,父亲去仓房捡了一盆冻梨回屋,倒入冷水泡上,解冻。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们围着盆子,两手搭在盆上,四双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盆里的冻梨化冻,等了一会儿,没了那份耐心,哥哥急切地伸手抓一个还冒着丝丝白气、表面裹着一层白霜的黑冻梨,一个孩子伸手,其余三个孩也迅速速出手去抢冻梨,拿了就放到嘴边啃。冻梨酸中带着甜,煞是好吃,把牙冰得又木又疼, 冰凉凉的梨水很清甜,梨水顺着嘴角滴到衣服上,我们也顾不及擦。爷爷奶奶看着我们的狼样,脸上笑着,他们是不敢这样吃的。爷爷奶奶很有耐心,他们等盆里的冻梨被一层厚厚的冰包裹住,再敲碎坚冰,把软化的冻梨取出来,用拇指肚按一下,冻梨身上出了个坑, 便放心地吃,咬一口汁液四溢。爷爷奶奶在吃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冻梨也吃完了,四个像狼一样的小孩,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爷爷奶奶的冻梨,这时爷爷奶奶也会怜爱的再给我们每人来上几口,一个冻梨,大半又进了我们的肚里。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儿四十多年就过去了。如今,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冬季鲜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价钱也不贵,倒是昔日烂贱的冻梨反倒成了稀罕物,价格反比鲜梨还贵。前些日子,我在街上看到有卖冻梨的,感觉就像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亲切, 遂买了一小袋带回家,自己慢慢品尝和回味过去那段贫困却甜蜜的童年时光。

过去的时光,也如这冻梨一样,虽然有一丝丝酸涩,但回味起来真如琼浆玉液般冰爽甘甜,可口宜人。

1.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三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事情。

            →吃冻梨→          

2.文中“我”吃冻梨的过程充满了波折,请简要概括

3.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哥哥急切地伸手抓一个还冒着丝丝白气、表面裹着一层白霜的黑冻梨,一个孩子伸手,其余三个孩子也迅速出手去抢冻梨,拿了就放到嘴边啃。

4.文章以“童年的冻梨”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1.①盼冻梨;②忆冻梨。 2.哥哥偷吃冻梨被我发现,然后我和哥哥一起偷吃冻梨;结果又被父母发现,只好挨到除夕夜,和大家一起分吃冻梨 3.示例:运用了(动作)描写的表达方式,用“伸”“抓”“抢”“啃”等动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孩子们争着吃冻梨的过程,表现了孩子们对冻梨的喜爱以及吃冻梨时急切的心情。 4.①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交代文章主要内容,回忆童年时和哥哥偷吃冻梨以及除夕夜家人一起吃冻梨的经历。③提示文章主题,表达了作者过去的美好时光和浓浓亲情的怀念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通读全文,梳理内容,借助示例,抓住关键语句概括提炼。①段“小时候,家里穷,每天都在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比如,冻梨”概括“盼冻梨”;②—④段,“哥哥每天都被一个美味的冻梨滋润得快乐无比”“我被冻梨诱惑,失去了原则立场,与哥哥同流合污做起了‘硕鼠’”,我和哥哥偷吃冻梨,“除夕夜。吃过了年夜饭,父亲去仓房捡了一盆冻梨回屋,倒入冷水泡上,解冻”一家人吃冻梨,综合概括为“吃冻梨”;⑤⑥段“前些日子,我在街上看到有卖冻梨的”“遂买了一小袋带回家,自己慢慢品尝和回味过去那段贫困却甜蜜的童年时光”概括为“忆冻梨”。 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阅读②—④段,梳理概括。“冻梨买回来后,父母把冻梨藏到一个不为我们知道的秘密地方”“但哥哥似乎是福尔摩斯转世,总能侦查到冻梨藏在哪儿,于是,哥哥每天都被一个美味的冻梨滋润得快乐无比”,哥哥先偷吃冻梨。“被我窥探到,哥哥就‘贿赂’我,分我一个冻梨吃,条件是我不揭发他。我被冻梨诱惑,失去了原则立场,与哥哥同流合污”,我和哥哥一起偷吃冻梨。“最终,父母发现装冻梨的袋子松垮了很多,便把冻梨袋子又换了一个更加隐秘的地方”“我和哥哥吃不到冻梨了,只好眼巴巴”盼着过年。“吃过了年夜饭,父亲去仓房捡了一盆冻梨回屋,倒入冷水泡上,解冻”,一家人分吃冻梨。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限定角度:表达方式。“伸手抓”“出手去抢”“拿了就放到嘴边啃”,根据这些动词,可以判断表达方法为描写。结合句子内容分析作用: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们吃冻梨时的情景,因为是盼望已久的,体现在动作上,“伸”“抓”“抢”“啃”等动词写出了我们吃冻梨的急切心情,表现了我们当时的快乐及对冻梨的喜爱。 4.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综合全文内容作答。本文围绕冻梨展开故事情节,写我们盼冻梨、吃冻梨、忆冻梨,因此题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童年的冻梨”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回忆童年时和哥哥偷吃冻梨以及除夕夜家人一起吃冻梨的经历;文章通过回忆童年时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和亲情的怀念,“童年的冻梨”这一文题,暗示文章主题;题目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提起这首已经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二十四节气歌》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为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

②“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比如,“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能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的确令人惊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十四节气”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③“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四节气” 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在逐渐减弱,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即便如此,现代农业的耕作仍然没有逃脱原来的节气规律,即便由于气候变暖和地区差异的确有些出入,一般也都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所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

④“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⑤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文章第①段从《二十四节气歌》写起,有什么好处?

3.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有僧名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洞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因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

(节选自《广异记》,有删改)

(注)①赍:(),怀着,带着。②涉:踏过。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答之

(2)来问讯

(3)至其家

(4)初草根

2.用斜线(/)为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朗 多 赍 干 粮 欲 住 此 山 遂 寻 洞 入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

4.说出(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凌十一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 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 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育才中学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现在许多人争做“低碳族”,他们认为过“低碳生活”是非常环保时尚的事。如果你的父母也想赶这个“时髦”,向你请教该怎么做,你会怎么跟他们说?

 

(2)请你拟写一条倡导践行“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要求生动形象,具有校园气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①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阅读上面语段,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家书》这本______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儿子________(填人名)、傅敏等人深厚的爱。

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多次提到莫扎特的原因是什么?

 

③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将《傅雷家书》推荐为全民共读书目,请你结合上文及原著内容,写一段简明的推荐语。

 

(2)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还好她的头发天生微卷,不需要像她那些朋友一般费尽心思,只为了让头发卷起一点点。她的另一个优点是一双深绿色的眼睛。

句中的“她”是________(人名)。她是“苏菲的世界”的旁观者,被启蒙者,具有_____的性格特征。

(3)《__________》是朱光潜先生在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每次一个话题教会中学生学会生活。我们可以运用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推荐的_______方法进行阅读,其中《谈读书》篇提醒我们:能否在课外读书,不在于有无时间,而在于__________。

(4)阅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可以加深对“_________”内涵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