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作家①____在狱中深情写下《...

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作家____在狱中深情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大堰河”的怀念和感激;作家___在《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红星照耀中国》中“他(③)____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是个书生岀身的造反者。”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遍全中国;《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王进被迫害而夜走延安府,杨志流落东京城,_____被诬陷而发配沧州道……呈现了一幅幅真实的历史画卷。

 

艾青 鲁迅 周恩来 林冲 【解析】 这道题考查对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 《狗•猫•鼠》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根据“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是个书生岀身的造反者”可知,文段中的人物是《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周恩来”。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主要讲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根据文段中“被诬陷而发配沧州道”可知,这是《水浒传》中的林冲。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20年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表示出高度赞赏。为此,某班开展以“抗击疫情展现中国速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各地调动医疗救援的规模、速度超汶川地震。自1月24日从上海、广东派出首批医疗队赶赴武汉,1月25日,四川省向武汉市派出援助湖北医疗队,1月25日晚,湖南省首批援助医疗队前往湖北。1月26日下午,天津第1批医疗队飞往武汉,2月21日上午,天津第12批医疗队启程赶赴武汉。截至2月24日前各地已派出380多支医疗队、4.2万余名医务人员。

(材料二)1月23日,武汉封城,医院告急,病床告急。当天,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工地上,上百台施工机械昼夜轰鸣、上千名工人通宵奋战。十天后,顺利交付使用。2月8日,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雷神山医院,13天建成使用。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迅速筹建并使用,惊艳了世界。

(材料三)2月16日,长垣县被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正式授予“中国医疗耗材之都”称号。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这里成为保证防疫一线的大后方。

(材料四)病毒威胁下,对国际邮轮钻石公主号、歌诗达赛琳娜号处置工作对比表

 

停靠地点

旅客数量

船员数量

排查耗时

安置发烧人员地点

钻石公主号

日本

2666名

1045名

近半个月

邮轮上

歌诗达赛琳娜号

天津港

3706名

1100名

24小时

政府安排的酒店里

 

1.上面四则材料与“抗击疫情展现中国速度”无关的一则是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抗击疫情展现中国速度”的相关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灯如红豆》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到疑难,做出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经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以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书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忽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 “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了 “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盏

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盏

女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引用“灯如红豆最相思”这一句,既照应文章题目,又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B.第④段通过“扎” “穿” “勒”等动词写出了母亲做新鞋的情景,表现了母亲勤劳和坚忍的品质。

C.第⑥段父亲执意要将多出的两毛钱对清,是为了给我上一堂具有教育意义的课。

D.“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

E.本文运用议论说明的表达方式,感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同学给我的启迪。

4.如何理解结尾段语句的含义?请结合文意进行阐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富豪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 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 ”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选自《詹鼎传》有删改

(注释)①鬻():卖。②嬉敖:嬉戏游玩。③吴氏亦子育之:吴氏把他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时吴氏家师儒:__________    

(2)其师,鼎遂为吴氏诸子师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归,辄能言诸生所诵。

3.詹鼎求学遇到了哪两个困难?最终结果怎样?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 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 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二首》)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了“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崇高愿望。

 

查看答案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成,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刿曰:“肉食者都,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何焉(间:参与) B.齐人三(鼓:击鼓)

C.而衰(再:再见) D.也(测:推测,估计)

2.下面加点词在句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齐师绩。

C.小大之,虽不能察,必以情。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远谋”是全文的关键。

B.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C.文章有两条线索: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和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论战——参战——释疑)。

D.本文运用中国传统史家笔法,语言简洁精炼,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