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挨的那一巴掌
杨春云
①我16岁那年,考入县中学高中部,是乡里唯一考上县中学的学生。我父亲因在建筑工地打工摔断腿再也不能出去打工了,就靠母亲种地的微薄收入和农闲时到县城打零工维持全家的生活,学费都是乡里帮着出。
②乍来县城,看到城里的同学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吃着五花八门的零食,玩着新奇有趣的玩具,我心里羡慕不已,同时也充满自卑,常恨自己为什么没生在城里。有一次,同学带我去网吧,从没接触过电脑的我,突然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毫无抵抗力的我便迅速沦陷了,欲罢不能。如果哪天不去拼杀两个小时,就根本静不下心来上课,也无法入睡,成绩降到班级下游。
③自从我迷恋上网络游戏,母亲每月给的那点生活费就捉襟见肘了,我隔一周就会打电话让母亲送钱来。每次看到母亲,都觉得她比上一次又消瘦苍老了,心里充满愧疚。可是,当我进入那个虚拟世界时就会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苦恼抛到脑后。
④某天,我又计划晚上溜出去打游戏,谁知一摸口袋,只剩下几个钢镚儿,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让我下午课外活动时,到学校后面的巷口等她。
⑤下午,我去校外找母亲,刚走到巷口,就听见巷子里一片吵闹声,听见怯懦的声音:“这明明是我先看到的。”“你这个疯婆子,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你也敢跟我抢?”一个凶神恶煞的声音,似乎有人在撕抢什么,我探出头去,刚好看到母亲正和一个中年男人争夺一个大纸箱。我冲上去,想帮母亲抢回纸箱,“啪”的一声,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母亲的脸颊上,母亲捂住脸站在原地,完全被打蒙了,那人趁机抢了纸箱,转身跑了。
⑥我顿时觉得浑身的血全部涌到脸上,那巴掌好像打在我脸上,火辣辣地烫。我追上去想揍那人,母亲却一把拽住我:“不要和他抢了,惹恼他,以后我就不能在这片儿捡废品了。”“谁让你拾垃圾的?要是让我同学看到,丢死人!”我气愤地呵斥母亲。“你最近生活费都不够,我怕你营养不良,卖点废品补贴一下。”母亲嗫嚅着低声下气地说。我看着母亲噙着眼泪站在寒风中,灰白的头发在凌乱飞舞,我突然抽了自己一个嘴巴掉头就跑,母亲在身后大声地喊,我没有回应。
⑦那晚我在操场角落哭到宿舍熄灯。从此,我像变了一个人,早晨早早起来背英语单词,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大量刷题,夜晚教室和宿舍都熄灯了,我还在走廊里看书;课余我到处去捡同学们扔掉的饮料瓶、空纸盒、废旧书包去卖,全然不顾同学们异样的目光。自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网吧。母亲挨的那巴掌,一直在我心中隐隐作痛,让我无法释怀。
⑧那年高考,我成为县里的高考状元,县里奖励我一万元。我作为高考优秀学生代表发言时,讲述了那段经历,我看见台下好多人都在抹眼泪。我在发言的最后说……
(选自《意林原创》有删改,2019年1期)
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横线上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乍来县城,沉溺网络世界→A________→巷口争执,母亲被打耳光→B________→勤工俭学,开始潜心苦读→C________
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乍来县城,看到城里的同学穿着光鲜亮丽的衣服,吃着五花八门的零食,玩着新奇有趣的玩具,我心里羡慕不已,同时也充满自卑,常恨自己为什么没生在城里。(从修辞角度)
(2)“你最近生活费都不够,我怕你营养不良,卖点废品补贴一下。”母亲嗫嚅着低声下气地说。(从描写角度)
3.从全文看,文章以“母亲挨的那一巴掌”为标题有何妙处。
4.认真思考第⑧段划横线的省略句,结合文意,想一想,“我”在发言的最后会说些什么呢?请把“我”想说的话补充完整,要求不少于60字。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以“爱国”为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要求写明观点、理由和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一位著名的现代作家,请概述他“弃医从文”的故事。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根据上联,结合故事材料,续写下联。
上联:朝花夕拾书写和蔼师长
下联:
按要求填空。
(1)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黄鹤楼》)
(4)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赠从弟》(其二))
(5)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钱塘湖春行》这首诗中的颈联和尾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妻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①。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②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彘(zhì):猪。②特:只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曾子之妻之市 之:______ (2)顾反为汝杀彘 反: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隐天蔽日/吾日三省吾身 B.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
C.沿溯阻绝/遂反溯流逆上矣 D.空谷传响/庭下如积水空明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蒙辞以军中多务
C.至于夏水襄陵/于我如浮云 D.春冬之时/水陆草木之花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B.第③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原文第④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首联“望”字点题,“徙倚”即徘徊,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中间两联写景,描绘了薄暮时分的田园风光。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态、近景,侧重宏观描绘;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态、远景。二者搭配得恰到好处。
C.尾联抒发情感,由外物回归自身,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前贤寻找慰藉,放声高歌。
D.全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于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作者惆怅、孤寂的情怀。